皇帝

✍ dations ◷ 2025-05-15 12:41:36 #皇帝
罗马皇帝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最高头衔,是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最高领导人。在欧洲历史中,皇帝(拉丁语:Imperator;英语: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译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拉丁语:Imperium(意为权威、权力、统治)。罗马帝政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之后,由于罗马内战将本来由罗马元老院实行的权利集于屋大维一身,而由屋大维创立的政府体制。作为共和国独裁官、大征服者凯撒的养子,屋大维以凯撒之名行世,后令名存实亡的元老院封他为“奥古斯都”,意为圣上、陛下、万岁。屋大维死后,被罗马帝国神格化列入神的行列,而“凯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奥古斯都”(他的称号)两者遂成为未来400多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此外君主的称号还有首席元老(拉丁语: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译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纪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抛弃“第一公民”的称号,史学家通常将从屋大维至戴克里先的罗马帝国政体称为元首制。屋大维建立了罗马皇帝的名字习惯。一个皇帝拥有基本的三个名衔:“大将军”(拉丁语:Imperator)、“凯撒”(拉丁语:Cæsar)与“奥古斯都”(拉丁语:Augustus)。大将军代表军队的总司令官,凯撒代表其血统的合法继承,而奥古斯都则代表因其尊贵身份而拥有的帝国特权。大将军的名号可以与别人共享,凯撒的名字则同氏族成员都可以拥有,只有奥古斯都是独一无二的头衔。在这种情况下,“奥古斯都”自然等同于“皇帝”。除了上述三个头衔之外,皇帝的头衔,在元首制时代一般还有首席元老、资深执政官(拉丁语:Proconsul)等共和制时代的实权公职,而皇帝的权力基本源于这些兼衔。戴克里先的君主制改革后,这些头衔统一被“君主”(拉丁语:Dominus)取代。此外,元首制时仅仅是个人荣誉头衔的奥古斯都、凯撒二衔,也成为了四帝共治时的实权头衔。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以后,罗马帝国渐次希腊化,大将军、凯撒、奥古斯都三衔也渐次翻译为希腊语的独裁者(希腊语:αὐτοκράτωρ)、凯撒(希腊语:καῖσαρ)、至尊(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这些头衔依然保留了共和制的特色,多次被授予皇帝的继承人和皇亲国戚们,而属于皇帝特有的头衔,则变为希腊语的“君王”(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这也是完成希腊化的中世纪罗马皇帝(或者说拜占庭皇帝)的正式头衔。屋大维(奥古斯都)刚刚创立帝国时,并没有从法律上改变罗马的共和体制,而是保留了共和国的所有职位与机构,仅以非正式的地位行使最高权力,其独裁权力是通过担任首席元老和资深执政官来确保。首席元老的崇高地位与法律上赋予的保民官权限使元老院只能对皇帝言听计从,资深执政官则使皇帝能够遥领行省总督(配合元首权力则能控制绝大部分行省)和监督包括总督与罗马执政官在内的一切军政要员,从而享有对全国执政官和行省总督的最高任命命令权。这便是为什么罗马并没有正式的“皇帝”头衔,而是要用“奥古斯都”等荣誉称号取代。在第三世纪危机之前,皇帝与任何罗马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虽然实际上皇帝实行绝对独裁),所以这一时期的政府形式叫做“元首制政府”(英语:principate,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因为皇帝从法律上是与公民平等的元首。第三世纪危机之后,戴克里先重建起的罗马帝国从法律上放弃了共和国的体制,而建立起了法律上的由“君主”(Dominus)实施的独裁。这一时期的政府形式叫做“君主制政府”(英语:dominate),从戴克里先恢复帝国一直到古典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地方上,则产生了四帝共治:整个帝国的行省被分为四个大区,每个大区都由一名凯撒大将军(Imperator Caesar)分别统领,其中东西两方各有一位大将军领奥古斯都(正帝)衔,每二十年,奥古斯都大将军退休,由同属一方的凯撒(副帝)补任,而新任的奥古斯都则选择自己的继承人补任自己升任奥古斯都所产生的凯撒补缺。四位大将军(四帝)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余三位均是是东方奥古斯都(亦即“君主”)的臣僚。四帝共治这个建立在理想上的制度并未持久,但是东西分治以东为尊的双帝共治观念一直延续到法兰克帝国时代,而任命继承人为副帝的制度则一直延续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戴克里先迁都尼科米底亚后,帝国的统治中心和治理重点开始向东方转移,拉丁式的共和制残余逐渐消失,东方式的君主专制逐渐加强。经过300年的希腊化和基督教化后,不管是“独裁者”(希腊语:αὐτοκράτωρ,翻译自imperator)、“至尊”(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翻译自augustus)还是“君主”(希腊语:δεσπότης,翻译自dominus)都已经不适合天赋皇权的皇帝独裁中央集权制了,而在戴克里先时代一度使用的“主与神”(希腊语:κύριος καὶ θεός,翻译自dominus et deus)又显然地僭越了天主的尊称,于是希拉克略时代的改革中,一个专属于首帝的新头衔,希腊语头衔“君王”(βασιλεύς)被引入。长时间用于对波斯的沙汗沙(Shahanshah)的希腊语翻译这个词无疑非常贴合皇帝独裁的愿望,而作为“万王之王”(希腊语:βασιλευς των βασιλευοντων)耶稣基督直接的臣子,这个新头衔无疑也彰显了作为罗马人与基督徒的普世君主的超然地位。而以往的,带有共治共和性质的皇帝头衔,尽管得以保留,然而只能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尊号了。早期罗马帝国东部皇帝

相关

  • X光片X射线(英语:X-ray),又被称为爱克斯射线、艾克斯射线、伦琴射线或X光,是一种波长范围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对应频率范围30 PHz到30EHz)的电磁辐射形式。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
  • VIAF虚拟国际规范文档(英语: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VIAF)是一个国际性的规范文档。该项目联合了许多国家图书馆,由线上电脑图书馆中心(OCLC)负责运营。此项目最初是为连
  • 黑粉菌亚门根肿黑粉菌纲(Entorrhizomycetes) 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 外担菌纲(Exobasidiomycetes) 地位未定黑粉菌亚门(学名:Ustilaginomycotina)是担子菌门下的一个亚门。该亚门下含根肿
  • 裂谷热裂谷热(英语:Rift Valley fever)又称作里夫谷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病,它的症状程度从轻微到严重都有。轻微的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疼痛、以及头痛(常持续数天到一周);严重的
  • 鹅口疮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
  • 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ūnicāre, 意为"分享")是人们通过符号、讯号,传递、接收与反馈讯号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玻璃天花板玻璃天花板(英语:glass ceiling)是指在公司、企业和机关、团体中对某些群体(如女性、少数族裔)晋升到高级职位或决策层的潜在限制或障碍。它指正如玻璃一样,这个障碍虽然不会明文
  • 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也称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
  • 浏览器网页浏览器(英语:Web Browser,常简称为浏览器)是一种用于检索并展示万维网信息资源的应用程序。这些信息资源可为网页、图片、影音或其他内容,它们由统一资源标志符标识。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