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计数器

✍ dations ◷ 2025-05-19 17:54:09 #X射线天文学,粒子探测器

正比计数器是一种用气体作工作介质,输出信号的脉冲幅度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成正比的探测器,可以对单个粒子进行计数,其能量分辨率和线性响应较好,探测效率高、寿命长,广泛应用于粒子物理学、X射线天文学等领域。

正比计数器通常采用圆筒形的结构,中间是一根细丝,与电源正极相连,圆筒外壳与负极相连,中间形成一个非均匀电场,并且充有气体,通常是惰性气体和少量负电性气体的混合物。它的工作原理与盖革计数器相似,粒子入射后与筒内气体的原子发生碰撞,使其电离。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向中心阳极丝运动,正离子则以比电子慢得多的速度向阴极筒壁运动。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电场的加速,促使更多的原子电离,这些原子电离产生的次级电子又会加速导致更多的次级电离。电子越接近阳极,电场越强,电离的可能性越大,这种电离不断增值的过程叫做电子雪崩过程。最终能够在阳极丝得到较大的脉冲幅度。

1-50keV的X射线经常用正比计数器进行探测。要求是具有较薄的入射窗口,以获得较低的低能端探测下限,较大的观测面积,以及良好的气密性。常用的是铍窗正比计数器。当代X射线探测器多采用正比计数器阵列和装有多根阳极丝和阴极丝的多丝正比室,以获得更大的有效观测面积。

正比计数器广泛应用于X射线空间天文观测。1970年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乌呼鲁卫星搭载了两个铍窗正比计数器,每个探测器的密度为840平方厘米,探测能段为2-10keV,用机械准直的方法分别构成0.5°×0.5°、5°×5°的视场,反向放置,利用卫星周期为10分钟的自转对天空进行扫描,确定X射线源的位置和强度。乌呼鲁卫星在工作期间总共发现了339个X射线源。

相关

  • 后设后设一词在台湾的使用是用来作为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在中国大陆多翻译为“元”,例如metadata便翻译为后设资料、metadrama翻译为后设戏剧等。由于meta的观念翻译上相当困
  • 格涅兹诺坐标:52°33′N 17°36′E / 52.550°N 17.600°E / 52.550; 17.600格涅兹诺(波兰语:Gniezno)是波兰中西部城镇,在波兹南以东约50公里处。该城从1999年起属大波兰省(以前属波兹南
  •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西奥多·戴留斯,CH(英语:Frederick Albert Theodore Delius,1862年1月29日-1934年6月10日),又译“大流士”,“弗雷德里克”又作“弗里茨”(Fritz),德国血统的英
  • 洛阳桥坐标:24°57′20″N 118°40′37″E / 24.95556°N 118.67694°E / 24.95556; 118.67694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入海口处的一座跨海石桥,
  • 威尔士阿根廷人威尔士人在阿根廷的定居点被叫作Y Wladfa,即“殖民地”之意。它更完整的称呼是Y Wladfa Gymreig,即“威尔士人的殖民地”之意。此外,在历史上,它还有两个偶尔使用的名字:Y Wladyc
  • 威斯特法伦威斯特法伦王国是一个1807年-1813年间在现时德国境内存在的国家。虽然官方上威斯特法伦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实际上却是法国的附庸国,由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统治。虽然王
  • 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一个国家、组织或政权,因国防、外交、治安等理由,强制一个人或一群人,离开某个地方,有时还会搭配流放。根据保安处分执行法第八章,详细明列出其执行、先行通知、汇送详
  • 裘日菊裘日菊,江西新建人,清朝政治人物。举人出身。乾隆元年(1736年),担任广东广州府永安县知县(现紫金县知县)。后由林琪接任。
  • 多棘裂江珧多棘裂江珧(学名:),又名尖角江珧蛤,为江珧蛤科江珧蛤属下的一个种。江珧蛤科旧属贻贝目,今属翼形亚纲莺蛤目。本物种主要分布于南海、印度尼西亚、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出现于潮间
  • 松冈美保松冈美保(日语:松岡 美保/まつおか みほ ,1953年7月11日-),日本女子篮球运动员。她曾随日本国家队参加了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篮球比赛,最终队伍获得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