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植体

✍ dations ◷ 2025-05-20 00:46:58 #乳房手术,植入物,医学争议,假体

乳房植体是用来调整女性乳房大小、形状及外形的植体,在重建(英语:Reconstructive surgery)整形中,乳房植体可以用在进行过乳房切除术,要进行乳房重建的病患,使其乳房有类似一般乳房的外观,也可以用来处理胸壁先天缺陷或畸形的女性。乳房植体也用在隆乳美容手术中,用来增大乳房的大小。

乳房植体依其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盐水袋、硅酮及混合材料。盐水袋是由硅酮弹性体组成的袋子,其中有无菌的生理食盐水;硅酮填充物也是硅酮弹性体的袋子,里面有有粘性的硅酮凝胶;混合材料则是由其他的填充物代替,例如沙拉油及聚丙烯(英语:String breast implant)等,因为其健康风险及并发症,一般不建议用混合材料进行隆胸,在美国及欧洲已禁止用混合材料来隆胸。

在手术上,为了要重建乳房,会使用组织扩张术(英语:tissue expansion),会放入一个暂时性的乳房植体,让乳房产生一个空隙,可以容纳未来要置入的永久植体。在处理男性的乳房缺陷或是畸形时(例如男性乳房发育症或是乳房固定术(英语:Mastopexy)),会用胸肌植体(pectoral implant)来使男性的胸部有类似一般男性胸部的外观。

十九世纪末时整型手术已使用乳房植体来调整女性乳房大小、外形及质感。外科医生Vincenz Czerny(英语:Vincenz Czerny)进行了最早的乳房植体手术,病患因为切除了一个肿瘤,导致乳房左右不对称,因此用病人腰部良性脂肪瘤中的脂肪组织作为植体。。在1889年时外科医生Robert Gersuny尝试在乳房注入烷类,结果很不好。

在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外科医生使用许多的材料作为乳房植体的填充物-象牙、玻璃球、橡皮、公牛软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羊毛、杜仲、Dicora、聚乙烯片、Ivalon (聚乙烯醇—甲醛聚合物海绵)、聚醚泡沫海绵(Etheron)、聚乙烯胶带(Polystan)绕成的球、聚酯硅橡胶、以及聚四氟乙烯-硅的假体。

在二十世纪时,莫顿·博生(Morton I. Berson)及雅克·麦林尼克(Jacques Maliniac)分别在1945年及1950年研发了以皮瓣为基础的隆乳方式,是将病患的胸壁组织旋转到乳房,以增加其体积。在1950年到1960年之间,整型医生使用合成的填充材料,包括将硅酮注射到五万名妇女的乳房,不过其中有些出现了硅酮肉芽肿及乳房硬化,最后需接受乳房切除术。1961年时美国的整型医生托马斯·克罗宁(Thomas Cronin)、弗兰克·杰罗(Frank Gerow)以及道康宁公司(英语:Dow Corning Corporation)研发了第一个硅酮的乳房植体,以胶状的硅酮为填充物,但外层有一层物质包覆。第一个隆胸手术是在1962年进行,用的是克罗宁-杰罗的植体,假体模型1963号。1964年时法国Laboratoires Arion公司开发且制造了生理食盐水乳房植体,以生理食盐水为填充物,在1964年用来作为医疗设备。

现今乳房整型、乳房重建或隆乳手术常用的乳房植体有以下二种:

盐水乳房植体其中的填充物是生理盐水(0.90% 质量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相当300mOsm/L),最早是由法国的Laboratoires Arion公司所制造,在1964年开始用作医疗用的植体。现代的盐水乳房植体是用硅氧树脂的弹性体,外面有一层较厚,经过室温硫化(RTV)的外壳。2006年的研究《预充填的盐水乳房植体在体内的泄漏》(In vitro Deflation of Pre-filled Saline Breast Implants)探讨盐水乳房植体因为其盐水泄漏的情形,使得它成为乳房植体中的第二选择。不过在1990年代时,美国限制硅酮乳房植体只能在临床研究上,因此当时盐水乳房植体是美国最常用在隆乳手术中的假体。盐水乳房植体在世界其他地区相当不受欢迎,市占率几乎可以忽略。

盐水乳房植体的技术目的是在透过比较小的手术切口,将空的乳房植体放进乳房内,因此是侵入性较小的手术。在手术实务上,先将空的乳房植体放进乳房,整型医师再将生理盐水注射到乳房植体中,因为伤口较小也较短,因此伤口的疤也会比使用硅酮乳房植体的疤小一些(若使用硅酮乳房植体,是将已用硅酮填满的乳房植体直接放进乳房,因此伤口较大,也比较长)。

若和硅酮的乳房植体相比较,盐水乳房植体可以达到增加乳房体积、让乳房的轮廓较圆滑、以及有较逼真的质感等效果。不过比较容易出现美感上的问题,例如乳房皮肤的起皱,另外会有些技术上的问题,像是容易用肉眼或是触摸的方式摸到有植体存在。上述美感上的问题比较容易出现在乳房组织非常少的女性,或者是要进行乳房重建的女性。女性若本身乳房组织就较多,一般会在建议将植体放在胸大肌下,此时盐水乳房植体的效果会相当接近硅酮乳房植体的效果,只是还是比较容易发现乳房中有植体。

以医疗设备技术的观点,硅酮乳房植体可以分为五代。

1961年时美国的整型医生托马斯·克罗宁(Thomas Cronin)、弗兰克·杰罗(Frank Gerow)以及道康宁公司(英语:Dow Corning Corporation)研发了第一个硅酮的乳房植体,以胶状的硅酮为填充物,但外层有一层物质包覆。第一个隆胸手术是在1962年进行,用的是克罗宁-杰罗的植体,植体模型1963号。现代的硅酮乳房植体是在1961年由整型医师托马斯·克罗宁(Thomas Cronin)及弗兰克·杰罗(Frank Gerow)发明,并且由道康宁公司(英语:Dow Corning Corporation)制造。第一个隆胸手术是在1962年进行。

克罗宁-杰罗的植体,植体模型1963号是外形像水滴的硅酮橡胶包膜囊,其中填充物是黏滞的硅酮凝胶。为了减少植体放入体内以后,植体相对胸壁的旋转,植体模型1963号有用带贴剂的接合件固定,其材料是Dacro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黏贴在植体外层的后端。

在1970手代,植体厂商推出了第二代的植体,在功能及美感上都有提升:

在1980年代,随着制造科技的进步,第三代及第四代乳房植体也相继出现,分别是使用弹性体涂层的外层以减少填充物质溢出,以及较浓稠(内聚性较强)的的硅酮凝胶。制造商也设计了二型的乳房植体,分别解剖型(自然乳房)的,以及造形型(圆形、锥形)的,分别对应不同的需求。锥形的乳房植体有均匀纹理的表面,减少乳房植体在体内的转动,圆形的乳房植体也有光滑表面及纹理表面的两种。

第五代植体是在1990年代中期出现,是用高强度及高内聚性的硅酮凝胶制成,避免了填充物溢出(硅酮凝胶渗出)。第五代植体因为其坚固柔韧的一致性类似甘呗熊软糖,因此也称为“甘呗熊植体”。研究《解剖性软内聚性硅酮凝胶植体用在隆乳及乳房重建手术的经验》(Experience with Anatomical Soft Cohesive Silicone gel Prosthesis in Cosm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Implant Surgery, 2004)以及《内聚性硅酮凝胶植体用在用在隆乳及乳房重建手术》(Cohesive Silicone gel Breast Implants in Aesthetic and Reconstructive Breast Surgery, 2005)都指出包膜挛缩(英语:capsular contracture)及外层破碎的发生率降低,而且医疗安全性及手术效率都比早期的植体要好。

相关

  • 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侧颈龟亚目 Pleurodira龟鳖目(学名:Testudine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的一目,现存14科共341种各类龟、鳖,它们的肋骨进化成特殊的骨制和软骨护盾,称为龟甲。龟
  • 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
  • 意大利部长会议主席意大利总理,正式名称为“部长会议主席”(意大利语:Presidente del Consiglio dei Ministri),是意大利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首长,也是意大利的政府首脑,负责领导各行政机关运作。其产生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缩写:USCIRF)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是一个跨党派的独立运作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监督观察
  • 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英语:World Day for Water,或World Water Day),也称世界水资源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47/193号决议,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
  • 正则形式的博弈在博弈论中,正则形式(Normal-form game)是描述博弈的一种方式。与延展形式不同,正则形式不用图形来描述博弈,而是用矩阵来陈述博弈。与延展形式的表述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识别出严
  • 军事技术与装备列表军事技术与装备,简称军备,罗列了古今各式各样的武器、技术,甚至理论,为军事学中重要的一环。QF 20磅炮
  • 埃及第十二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十二王朝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其与第十一王朝、第十三王朝和第十四王朝统称中王国时期。
  • 廖忠伟廖忠伟(1964年-2012年2月7日),中国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福建省龙岩市人。一级演奏员、福建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乐团首席、独奏演员、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小提琴学会理事
  • 史带史带(英语:Cornelius Vander Starr,Neil Starr或CV Starr,1892年10月15日-1968年12月20日)是一名美国企业家,美亚保险公司和美国国际保险集团创始人。史带的父母有英国和荷兰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