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特勤碑为第二突厥汗国时期的一块石碑,立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是毗伽可汗为纪念其弟阙特勤所立。1889年,俄罗斯考古学家雅德林采夫(英语:Nikolai Yadrintsev)在外蒙古鄂尔浑河旧河道发现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等鄂尔浑碑铭。阙特勤碑和附近出土的毗伽可汗碑均是公元8世纪初期第二突厥汗国的石碑。阙特勤碑的突厥铭文以毗伽可汗的口吻叙说了突厥复国的征战和对唐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在碑文中突厥称唐朝为Tabgach(桃花石),即中国之意。
公元731年,毗伽可汗之弟,征战一生的突厥族英雄阙特勤于47岁去世,唐玄宗派人吊祭并立阙特勤碑,碑的一面为唐玄宗亲自撰写的中文铭文,另三面为突厥文铭文,以毗伽可汗口吻所述的祭文和突厥征战的历史。毗伽可汗与阙特勤死后不久,第二突厥汗国内部瓦解,阿史那突厥对铁勒诸部的统治彻底终结,回鹘部落接替其成为了铁勒诸部的共主。《旧唐书》卷一九四记载:“阙特勤死,(玄宗) 诏金吾将军张去逸、都官郎中吕向、赍玺书入蕃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碑文,仍立祠庙,刻石为像,四壁画其战阵之状。” 元时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四库提要《陈秋岩诗集》“和林城北唐阙特勒坟”均提到过阙特勤碑的存在。
该碑的复制品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土耳其馆中展出。
据《旧唐书》和突厥文碑文,阙特勤的陵墓及此碑皆为唐玄宗所遣的中国工匠所造。石碑汉文铭文与突厥文铭文内容不相一致,尚不清楚两种铭文是否同一时间点篆刻。唐玄宗所题碑文诉说了东突厥和唐朝的友好,以及毗伽可汗与唐玄宗的养父子的关系,谓:
而毗伽可汗在突厥文碑文中除缅怀阙特勤、记载其功绩外,还讲述了突厥征战立国的历史和对突厥国民的训诫。其中,特别训诫突厥子民,认为汉族唐朝和九姓乌古斯是突厥南、北两大敌人:
汉文、突厥文内容各以中国人、突厥人的不同角度看待本族历史、唐突关系。不过为了更深入了解突厥碑文就必须知道,无论是早期的粟特文、梵文《布谷特碑》,或公元8世纪的汉文、突厥文《阙特勤碑》,铭文的记载内容均为墓志铭,其性质往往以溢美华丽之辞,极尽赞美已故的志主,但由于墓志铭可归为第一手资料,同时能补充文献上记载的不足之处,因此也有其重要的史料价值。美国突厥学家郭尔登(英语:Peter Benjamin Golden)也将突厥碑文视为半历史、传记和突厥复国后的政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