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田忠次

✍ dations ◷ 2025-11-24 18:42:56 #户田忠次

户田忠次(1531年—1597年8月6日),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三河国田原(现今田原市田原町(日语:田原町))的国人户田氏(日语:戸田氏)支流。父亲是户田光忠。田原户田家第2代当主。

在享禄4年(1531年)出生,家中嫡男。户田氏由父亲光忠的兄长康光以田原城(日语:田原城)为中心,支配三河湾沿岸。天文16年(1546年),康光背叛今川义元,没有将松平竹千代(后来的德川家康)护送至骏河国,而将竹千代卖予织田信秀,因此激怒义元。今川氏率军攻陷田原城,田原户田氏宗家被攻灭,父亲光忠则逃往冈崎。

永禄6年(1563年),在土吕、针崎、佐崎的一向众(日语:一向宗)徒向德川氏发动一揆时,加入其军势。不过因为户田氏(日语:戸田氏)与德川氏有亲戚和主从等关系,被怀疑是内通,因此感到怨恨。翌年(1564年),率领2百人的军势转投德川方,谒见德川家康,并加入镇压一揆的军势。此后,被赐予渥美郡(日语:渥美郡)大津(现今丰桥市老津町(日语:老津町)附近)2千3百石。永禄11年(1568年)12月,参加侵攻远州。翌年(1569年)正月,参与进攻挂川城。元龟3年(1573年),参加三方原之战、进攻骏河国田中城(日语:田中城)。天正12年(1584年),参与小牧长久手之战。天正18年(1590年),参加小田原征伐。在许多战事中立下功绩。在德川家移封关东地方后,被赐予伊豆国下田城(日语:下田城)5千石。在丰臣秀吉计划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向朝鲜出兵)时,虽然已经年老,前往肥前国名护屋城谒见家康,并请求如果德川军向朝鲜出阵的话,自荐从军。在秀吉听闻此事后,被称赞为“壮者之龟鉴”(壮者の亀鑑)。

庆长2年(1597年)6月,得知自身年老病衰,已经不适合奉公(日语:奉公),于是抱病前往江户,在谒见家康后,返回伊豆国下田(现今下田市)。在同月23日死去。享年67岁。法名玄雄。继承人是嫡子尊次。

相关

  • 阴道积水阴道积水(英语:Hydrocolpos),是一类由于先天性阴道堵塞(英语:vaginal obstruction)导致的阴道积水。这种障碍通常是由于处女膜闭锁或较少类由于阴道横隔引起。积累液体通常是宫颈和
  • 太空望远镜因为地球的大气层对许多波段的天文观测影响甚大,天文学家便设想若能将望远镜移到太空中,便可以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精确的天文资料。目前已有不少空间望远镜在太空中运行,例
  • 利沃夫大学利沃夫大学 (乌克兰语:Львівськ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或官方名称Ivan Franko国立利沃夫大学 (乌克兰语:Львівський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уні
  • 并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grid-tie inverter,简称GTI)是一种特殊的逆变器,除了可以将直流电转换给交流电外,其输出的交流电可以和和市电的频率及相位同步,因此输出的交流电可以回到市电。并网逆
  • 海陆 (演员)海陆(1984年10月15日-),女,河南郑州人,中国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与张睿、李佳航、高梓淇、李晟、孙耀琦、万茜、麦迪娜、路宏为琼瑶力捧的第三代演员。2006年海陆出演
  • 香兰车站香兰车站位于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曾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南回线(现已废止)的铁路车站。2014年的香兰车站站体前方广场,途中可见已被围篱隔开禁止进入。站体后方车站月台坐标:22°34′
  • 温尼温尼(爱沙尼亚语:Vinni vald),是爱沙尼亚西维鲁县的一个乡村型市镇,位于该国北部,行政中心设于帕尤斯蒂,市镇面积1013平方公里,2021年时人口数量为6,79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人。2017年爱沙尼亚行政改革后,原温尼市镇、拉埃克韦雷市镇和赖加韦雷市镇合并成新的温尼市镇。新的温尼市镇包括6个小镇和70个村庄。
  • 底数 (进制)进位制的底数(radix, base)是指此进位制中,用于表示数所使用的数字符号(包括0)数量。以目前最常使用的十进制为例,每一位的数字可以从0至9,共10个数字,因此底数为10。在进位制系统中,若要表示一个数字的底数和值,会用()表示,是每一位数字组合成的字符串,是底数,十进制是最常用的,因此会省略底数以及字符串前后的括号。例如(100)10也可以表示为100(后者省略其进制),表示一百,而(100)2(底数为2,是二进制)表示数字4。以13进制的系统为例,398表示的数字是(十进制下的)3 × 132
  • 英雄文库英雄文库(日语:ヒーロー文庫)是日本轻小说文库系列,由主妇之友社(主婦の友社)创立。第1批作品《理想的小白脸生活》和《屠龙者的异世界生活》于2012年9月出版。
  • 德鲁伊 (信仰)德鲁伊(又译督伊德,或意译为橡木贤者)包含两种意思,分别是德鲁伊(英语:Druid)以及德鲁伊教(英语:Druidism)。现代英语中“德鲁伊”一词(druid)起源于拉丁语复数形式“druidēs”。古罗马作家认为“druidēs”来自古凯尔特语中对该职务的称呼。一些其他的古罗马文献中也有“druidae”的拼写方式。古希腊的民族志研究者将其转写为希腊语“δρυΐδης”。德鲁伊与古爱尔兰语中的“druí”、古康沃尔语中的“druw”和中古威尔士语中的“dryw”同源。根据这些不同的拼写方法,学者判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