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手

✍ dations ◷ 2025-11-07 19:34:03 #利手
利手、撇子是人类习惯所使用的手,某些人更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而能灵活的运用双手的称为兩手同利或双利手。而在其他动物中,也有此现象,在动物行为2018年1月的期刊上有篇研究专门探讨猫咪的惯用掌,公猫明显的习惯用左掌,母猫则喜欢使用右掌。另外狗则是左右各15%,剩下的70%则没有明显偏好,鹦鹉在嗑瓜子也会惯用一侧的爪子,北极熊大部分会用左前掌狩猎,龙虾的爪子也是不对称的,有一个惯用爪跟一个策略爪,惯用爪用于攻击,策略爪用于声东击西。在其他动物也有一样的情形,根据研究指出在社会程度越高的动物,利手的程度会越明显,出现这种优势的原因可能是对于生物演化有优势,例如:有惯用爪的鹦鹉剥瓜子比较快,另一种优势原因则是向异性求偶展现优势。演化最明显的动物则是招潮蟹,有着一大一小的螯。根据2013年美国《医药日报》的统计,左利手目前占全球人口的10%。迈克尔·巴斯利曾经对这个问题曾作过深入的研究。在他所著的《左利手》一书中,他说:“在这10-30%的比率中,虽然该有个较准确的数字。不过,没有一项统计数字是全球一致公认为可接受的。我们也许可以说,在一个教育普及的开明民主社会里,左利手的数目约占人口14-15%左右。”格利亚在《国际百科全书》指出,全球约有16%的人口是擅长使用左手的。即使仅是15%或16%,这便意味到全球约3亿人是左利手。左右共利者所占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左利手的成因,研究人员还没得出一致的结论,左右利手的决定机转目前还是众说纷纭,但是这跟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有关,重要因素可能是遗传。左利手与右利手在基因上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主要差别只在于两者的左右脑能力。英国伦敦大学的心理学和医学教育教授-克里斯‧麦克马纳斯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采访时指出:“惯用左手的人不比惯用右手的人智商高,事实上,左利手在患诵读困难或者言语障碍上的比例要稍微高一些,这是由于大脑结构的不同使然。左利手使用右脑更多,而右利手使用左脑更多。”左利手母亲生下左利手小孩的几率,比右利手母亲高两倍,但若双亲都是右利手,而且双方家族也都是右利手的情况下也可能诞下左利手小孩。科学考究发现,即使双亲皆为左利手,诞下左利手小孩的几率 也只有一半,遗传讯息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和遗传讯息只有50%相同的异卵双胞胎的左利手发生率几乎相同。同卵双胞胎亦可能有不同的利手。有左利手的父母有较高的机会生出左利手小孩,即使最高几率仅约为1/5。根据上述结果,光用遗传法则并无法解释利手的决定机转。除了遗传说,一些科学家提出更多的假说来解释利手的形成,如天生、胎儿期的姿势、受产时状况、受产后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等等的说法都有。关于脑部构造,70%的左利手脑部构造是和右利手相同的。科学家对左利手和右利手的脑部研究结果发现其功能运作模式略有差异,97-99%右利手的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而左利手则分三种类型。一是和右利手一样,语言中枢位于左半球(约占70%);二是语言中枢位于右半球(约占15%);三是左右两半球都有语言中枢(约占15%)。有研究人员指出左利手可进行更复杂的推理,其大脑能增加他们的创意力,以不一般的方式来处理言语、空间和情感。研究人员指这也是左利手在诺贝尔奖得奖者、作家、建筑师、艺术家、数学家、音乐家中的比例较高的原因之一。达芬奇、牛顿、拿破仑和爱因斯坦等历史名人都是左利手。另一方面,生存的环境使得左利手需寻求较佳的解决方案,这使得他们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19世纪法国神经外科医生保罗·布洛卡曾倡导一项理论,认为就脑部机能运用方面而言,左利手其实是惯用右手的人的镜子对称影像而已。其他人把这项理论进一步引申,认为此项理论亦能应用在身体结构方面。因此他们以为左利手的心脏理应位于他身体的右边。解剖学很快便推翻这种推论。然而,大脑的模式或组织与人惯运用左手还是右手的确有密切的关系。神经外科医生现正就有关课题进行更广泛研究。人脑的每一边均称为大脑半球。自19世纪以来,人们明白到各大脑半球专责不同任务。若干研究认为,大部分人的左大脑半球支配语言、数字、逻辑以及其他分析性功能。至于右大脑半球看来却偏重艺术等活动。不过,惯用左手的人在处理讯息和使用两个大脑半球方面则与一般人不尽相同。在一对一的格斗或某些运动项目(如棒球、击剑等)上,由于左利手数量较少,惯用右手的一般人不易习惯,因此在竞技时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团体性的运动如足球,左利手并没有特别突出。动物界也有利手的分别,但其左、右利手比例近乎相同,只有人类以右利手占大多数,这是自然界中的特例。

相关

  • 高热高热(英语:hyperthermia),亦称体温过高是指由于体温调节失衡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的症状。当身体吸收热量高于散发热量时,这种症状便会出现,而若是出现急剧的体温升高症状的话,则需送往
  • 胞吞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阿米卡星阿米卡星(amikacin、amikin (amikacin))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阿米卡星依靠于细菌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阿米卡星一天可以给
  • 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维他命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
  • 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英语:lipid bilayer 或phospholipid bilayer)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薄膜。 几乎所有细胞生物的细胞膜和许多病毒的包膜都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此外,核被膜和
  • 神经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奥林匹亚坐标:37°38′18″N 21°37′51″E / 37.63833°N 21.63083°E / 37.63833; 21.63083奥林匹亚(希腊语:Ολυμπία)是希腊南部平原的一个城市,位于伯罗奔尼撒的西北。它是古代
  • 伊本·赫勒敦伊本·赫勒敦(阿拉伯语:ابن خلدون‎,1332年5月27日-1406年3月19日),全名为阿布·扎伊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勒敦·哈德拉米(阿拉伯语:أبو زيد ع
  • 摇晃婴儿综合症虐待性头部创伤(英语:Abusive head trauma,简写AHT),旧称摇晃婴儿综合症(英语:Shaken baby syndrome,简写SBS),是指因婴儿受到暴力地摇晃而对其脑部产生的损害,为一种儿童虐待。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