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蔡茨勒

✍ dations ◷ 2025-05-19 23:13:10 #1895年出生,1963年逝世,纳粹德国陆军大将,魏玛防卫军人物,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普鲁士陆军人物,德国二战战俘,勃兰登堡省人

库尔特·蔡茨勒(德语:Kurt Zeitzler,1895年6月9日-1963年9月2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高级将领。

蔡茨勒被认为是一个精力充沛、高效的参谋,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格机动部队。

蔡茨勒出生于勃兰登堡省的一个牧师家庭。1914年3月23日,18岁的蔡茨勒加入了德国陆军图林根步兵团。五个月后,德国参战。1914年12月,蔡茨勒被晋升为陆军中尉,指挥多个单位,包括一支冲锋队。战争结束时,蔡茨勒任团副官。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仅被允许拥有一支小规模的陆军即魏玛防卫军,蔡茨勒成为其四千军官中的一员。1928年1月,蔡茨勒被晋升为陆军上尉。1929年,蔡茨勒在第三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参谋生涯。1934年2月,蔡茨勒转到魏玛共和国国防部并被晋升为陆军少校。1937年,蔡茨勒成为陆军总参谋部参谋。1939年,蔡茨勒担任第60步兵团指挥并被晋升为陆军上校。

1939年9月入侵波兰期间出任威廉·利斯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第14军第22师。

1940年3月成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第1装甲军。在法国战役中出色地组织和指挥装甲军穿越阿登,此后又成功指挥了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战役,1941年5月18日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

蔡茨勒最大的成功来自于1941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最初的两个月中,第1装甲军向东插入苏联境内,然后向南切断乌曼战役中苏军退路,然后再向北包围基辅周边的苏军,然后再向南跨越第聂伯河,切断亚速海附近的苏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蔡茨勒始终能保证第1装甲军行动平稳、供给及时。

1月成为西线司令部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D集团军,在1942年8月19日的迪耶普突击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2年9月24日晋升为步兵上将并取代弗朗茨·哈尔德担任陆军总参谋长,阿道夫·希特勒被其乐观有活力的报告打动,越过多名高级军官而选中了他,希特勒可能认为蔡茨勒是比哈尔德更听话更乐观的总参谋长。蔡茨勒是后勤专家,拥有可靠的组织能力,他的表现在总参谋部备受尊重,但希特勒与日俱增的荒唐无理的命令最终使蔡茨勒的进取心消磨殆尽。

1942年11月苏军反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军团,蔡茨勒建议第6军团冲出包围、撤离斯大林格勒,到顿河去重建防线,但希特勒大发雷霆,亲自命令第6军团坚守阵地,最终第6军团被消灭,蔡茨勒与希特勒的冲突也与日俱增。

因命令部队撤退的建议多次被希特勒否定,蔡茨勒曾5次提出辞呈,但都被拒绝,在多次激烈冲突后,1944年7月1日蔡茨勒突然离开希特勒的贝格霍夫住所并称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再任职,希特勒于1945年1月开除了他的军籍。

战争结束后,蔡茨勒被英军抓获,作为战犯被关押至1947年2月。在纽伦堡审判中,蔡茨勒作为证人出庭。

1963年,蔡茨勒在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县逝世。

相关

  • 生产者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斯剑虎刃齿虎属(Smilodon),旧称美洲剑齿虎,音译斯剑虎,其学名在希腊文的意思有“刀一般的牙齿”的意思,大约生存在距今3百万至1万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成体约200公斤重,短尾。体型如狮
  • 污染现场棕土、棕地,指被弃置的工业或商业用地而可以被重复使用的土地。此类土地可能在过往的土地利用中被少量的有害垃圾或其他污染物污染,土地的再次利用变得困难,需要得到适当的清理
  • 麻省普利茅斯普利茅斯(Plymouth, MA)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县境内的一个城镇,历史上它曾是普利茅斯殖民地的首府。在1620年11月,一群不满英国迫害统治的清教徒来到了现在的马萨诸塞州开始
  • 重复性劳损重复性劳损(英语: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又称重复使力伤害、劳肌损伤,是指重复使用、振动、压迫或长期固定姿势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或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常见名称包括
  • 萨福克县 (马萨诸塞州)萨福克县(英语:Suffolk County)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海岸的一个县。面积31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689,807。成立于1643年5月10日,是该州最早的四个县之一。
  • 硫酸亚铬硫酸亚铬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rSO4。它可由乙酸亚铬与硫酸盐反应制得。它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还原剂,可将共轭碳碳双键还原为单键。
  • 淞沪停战协定《淞沪停战协定》也称《上海停战协定》,是1932年中日之间结束“一·二八”淞沪抗战签订的停战协定。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坦克掩护下由租界向上海闸北一带
  • 维新会维新会(越南语:Duy Tân hộ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
  • 亚洲优先亚洲优先(英语:Asia first)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将领麦克阿瑟主张的大战略,内容为先集中盟军资源对付太平洋的日本帝国,并以较少的资源来对付欧洲的纳粹德国,在击败中国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