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之波

✍ dations ◷ 2025-07-13 16:45:18 #圆舞曲,合唱曲,俄罗斯音乐作品,1900年代乐曲,河川题材作品,1903年作品

《黑龙江之波》(又称《黑龙江的波涛》,俄语:Амурские волны,直译名《阿穆尔河的波涛》),原为东西伯利亚第11步枪团军乐队指挥马克斯·阿韦列维奇·克尤斯(俄语:Кюсс, Макс Авельевич)于20世纪初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创作的一首圆舞曲,1944年经由军队作曲家弗・鲁勉采夫改编为合唱曲而得以在苏联内推广传唱,后经弗拉吉米尔・索柯洛夫再次改编后,与《蓝色多瑙河》、《多瑙河之波》齐名,成为世界著名圆舞曲合唱经典之一。

《黑龙江之波》原是一首军乐曲,诞生于20世纪初。曲作者马克斯・阿韦列维奇・克尤斯1874年(一说1877年)出于乌克兰敖德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毕业于敖德萨音乐学校,后在第11东西伯利亚团担任军乐队长,参加过俄日战争,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创作了《黑龙江之波》。他后来虽然换了好多地方也换了好几个部队,但始终担任军乐队队长。1927年,他从克里姆林宫仪仗队的乐队长的任上辞职,回到家乡敖德萨,在俱乐部和学校里担任指挥。1942年,死于德国人对敖德萨犹太人居住处的大屠杀。克尤斯写过300首左右的音乐作品,唯有这一首《黑龙江之波》在国际上广为流传。

该歌最初出版的是钢琴改编谱。

1944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这首几乎已被湮没的《黑龙江之波》的一份手抄乐谱落到了远东战线歌舞团团长弗・鲁勉采夫的手里。这位音乐家被这首圆舞曲的旋律所吸引,将它改编成合唱曲,并请团里的独唱演员谢拉菲姆・波波夫填了词。歌舞团演出后,歌曲开始在苏联远东地区流传开来。

1950年代,波罗的海红旗歌舞团也要演出这首合唱曲,并请该团的独唱演员康斯坦丁・瓦西里耶夫另填新词。瓦西里耶夫保留了波波夫的部分原词。

过了两年,苏联合唱指挥大师、苏联人民艺术家弗拉吉米尔・索柯洛夫(俄语:Соколов, Владислав Геннадиевич)(1908-1993)写了第3个合唱版本,带领莫斯科青年与大学生合唱团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4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赢得了二等奖,从此,这首歌曲扬名世界。

这首歌曲有薛范和俞荻、曹永声译配的两个版本。中国大陆传唱的是索柯洛夫的合唱版本。

相关

  • 约翰·沃克约翰·沃克(John Walker)可以指:
  • 桑博人桑博人(西班牙文:Zambo、葡萄牙语:Cafuzo),指混有印第安人和黑人血统的美洲人(最有名是加里富纳人)。最初的桑博人多是逃跑黑奴的子孙,冒险进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丛林以寻求庇护。他
  • 3rd黄体制剂(英语:Progestin)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与孕酮有类似效果。Progestin的两种最重要用途为激素避孕(英语:Hormonal contraception)(独立或与雌激素一同使用)以及作为激素替代疗法
  • 阿拉伯板块阿拉伯板块是过去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向北移动,而与欧亚板块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的三个板块之一(另两个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这三个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板块碎片的
  • 卡拉库姆运河卡拉库姆运河(俄语:Каракумский канал)是一项由中亚的阿姆河取水到卡拉库姆沙漠的灌溉供水工程,横跨土库曼斯坦南部国境。全长1,375公里,输水量为13立方公里/年
  • 黄巨川黄巨川,南宋政治人物。余姚(今属浙江省慈溪市)人。行贞十一,余姚彭桥(今属慈溪市)人。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乡试,考中明经科举人。元丰年间,登进士第。历任应天府通判,升迁御营使侍郎,终
  • 何昌言何昌言(1067年-1126年),字忠孺,江西临江人。宋朝绍圣四年(1097年)状元,任承事郎,签书武临军节度判官。晋奉议郎、秘书省校书郎、工部侍郎。宋徽宗登基后,遭陷被贬至朝请郎及建昌军仁都
  • 生驹里奈生驹里奈(日语:生駒 里奈/いこま りな  */?,1995年12月29日-)是日本女演员,为女子偶像团体乃木坂46前成员,秋田县由利本庄市出身。目前活跃于舞台剧与电视节目上。秋元真夏(队长) |
  • 岛本须美岛本须美(日语:島本 須美,1954年12月8日-),日本资深女性配音员、演员、旁白。出身于高知县高知市。身高162cm。A型血。旧艺名:岛本 久美(しまもと くみ)。本名:越川 须美(こしかわ すみ
  • 戈里亚峰坐标:40°39′N 4°59′W / 40.650°N 4.983°W / 40.650; -4.983戈里亚峰(西班牙语:Cerro de Gorría),是西班牙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阿维拉省,属于中央山脉中阿维拉山脉的一部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