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能通主义(英文:Polyglotism)一词是指通晓多门语言的能力以及主张学习多门语言的立场等。 多语能通主义与多语制(又称“多语主义”;英文:multilingualism)所指概念不同,后者为多门语言同时存在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及政策等。能够通晓多门语言的人可称作“多语能通者”或“多语者”(英文:polyglot)。
为解释多语主义的现象,存在着很多理论。 例如,对语言感兴趣并足够聪慧的人,如依据经验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则会逐渐提高其学习语言的效率,进而相比普通人而言能够更加轻松地习得数门语言。 再者,不同的语言通常在语法和词汇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故而学习与母语或其他已掌握的语言相近的外语就会更加容易(如:中文、韩语、日文和越南语之间有很多相似的词汇)。
也有假说称,婴儿在子宫中的睾丸素水平的突增现象可能导致与语言相关的大脑发育, 亦有另一假说宣称刻苦努力和正确的动机可帮助任何成人学习多门语言。 此外,脑科学家 Katrin Amunts 曾对德国多语者 Emil Krebs 的大脑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Emil Krebs 大脑内部负责语言的区域——即:布若卡氏区——该区域的构造与只会说一门语言的人不同。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据估算,使用频率最高的2000英文单词涵盖了约百分之七十五到八十的英文文本。其他欧洲语言类同。如此少的词汇还可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概念(如:大多数英语辞典一般使用2000到3000词来给约3万到5万词下定义。)然而,以英语为母语并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年轻人大概具备2万5千到3万被动词汇。对于那些50岁到60岁的美国人而言,这一数据可升至5万左右。
因此,想要客观准确地对“多语能通主义”下定义存在难度。如一个人可以通过使用非常少的词汇来实现口语上的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