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语

✍ dations ◷ 2025-07-18 05:03:02 #琉球语
琉球语(冲绳语:ルーチューグチ),又称岛言叶(しまくとぅば),属日本琉球语系,分布在冲绳县、鹿儿岛县奄美群岛,是对琉球群岛(包括奄美群岛及冲绳群岛)一系列本土语言的统称。由于各种琉球语与日本语之间存在许多明显差异,现代语言学者较广泛地偏向于认为琉球语与日本语是同一语系下的不同语言。而日本主流观点认为琉球语是日语中的一个方言。在如今的冲绳,正式场合一般使用日本语,而在民间则大多使用带有琉球口音的日本语,即“冲绳大和语”。今天,只有数千位冲绳的琉球族人还会流利使用琉球语,且多为年长人士,很少有20岁以下的琉球语流利者,因此琉球语被认为是濒危语言,但近年冲绳的一些学校有开设琉球语的教学。琉球语的一个特征,就是日本语的母音“e”被同化为“i”,“o”被同化为“u”(如日语kokoro“心”,琉球语kukuru),这个现象在与那国语中尤为明显,因为他们的母音完全只用“a”、“i”和“u”音。根据ISO 639-6,琉球语(rykn)可分为以下几种语言:其中,未加斜体者是《民族语》2005年的分类;加斜体者是ISO 639-6中新增加的语言。宫古语、八重山语、与那国语在《民族语》中被归为南琉球语群(先岛语群)的分支语言,但在ISO 639-6中被归为琉球语族(rykn)直属的语言。现代的琉球语以日文的汉字和假名作为文字。有些琉球语词汇与日语有差异,便会使用意思对应的汉字,并附以独特的训读。例如地名“あがり”(agari)写成“东”(日语标准读作higashi)--ひがし,“いりおもて”(iriomote)写成“西表”(日语“西表”标准读作nishiomote)--にしおもて。

相关

  • 先天性障碍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英语: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一个现代医疗的外科,该外科主要治理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并通过药物及
  • 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英语:renal failure、kidney failure,或renal insufficiency),又简称肾衰竭,是指因肾病变,造成肾脏出现问题导致未能有效带走血液中的杂质,继而影响身体的代谢,严重者可致
  • 法莫替丁法莫替丁(INN:famotidine),商品名称为Pepcid,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抗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并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食道逆流。与西咪替丁不同,法莫替丁等第二代H2受体阻抗剂对
  •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Omeprazole),常见商品名Prilosec等。是一种可用于治疗 胃食道逆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泌素瘤(英语: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的口服药物。它同时也用于上消化道出
  • 各国家或地区比例本列表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出版之《世界概况》,列出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中,成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人口数量。表格数据都来源于《世界概况》。标注星号*意味世界概况无
  • 转化生长因子β乙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是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免疫调节因子,帮助改善过敏体质、调节免疫系统正常发展。TGF-β有三种异构物,其中‘TGF-β2’
  • 激酶在生物化学里,激酶是一类从高能供体分子(如ATP)转移磷酸基团到特定靶分子(受质)的酶;这一过程谓之磷酸化。一般而言,磷酸化的目的是“激活”或“能化”受质,增大它的能量,以使其可参
  • 上皮囊肿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是一种皮肤症状,又称粉瘤,通常用来指表皮样囊肿或毛囊囊肿(英语:Trichilemmal cyst)。然而这两种囊肿都不是由皮脂腺引起的。因此技术上说这两种囊肿都
  • 萨丕尔爱德华·萨皮尔(德语:Edward Sapir,/səˈpɪər/,1884年1月26日-1939年2月4日),又译沙皮尔、萨丕尔,生于普鲁士王国伦堡(今属波兰),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德国出生。他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