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核性

✍ dations ◷ 2025-08-08 20:49:53 #亲核性
亲核体,又叫亲核基、亲核试剂(英语:Nucleophile,意思为原子核的喜好物)是一个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指具有亲核性的化学试剂,可用:Nu表示。它用来衡量一个试剂给电子能力的强弱。一般而言,与亲电试剂反应中,亲核体亲核性越高,越容易产生化学反应。亲核体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提供电子,因此根据酸碱电子理论的定义,亲核体可视为路易士碱。任何有孤电子对的分子、原子或阴离子均可作为亲核体。亲核性与碱性类似,但有所不同。很多情况下碱性高的物质亲核性也高,比如胺的碱性和亲核性均强于醇。但不尽然,比如膦的碱性弱于胺,而亲核性则强于胺。亲核体(nucleophile)这个词语是由克里斯托夫·英果尔德在1929年所提出。许多系统试图去量化亲核体的相对亲核性。下面的实验数据透过测量大量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亲核试剂显示的α效应通常被省略。史汪恩-史考特方程式是第一个尝试量化亲核体的亲核性。 该方程式于1953年被提出。k为准一级反应常数,k0为以水作为亲核试剂的标准反应,n为亲核常数,用于一个给定的亲核试剂和常数s依赖于亲核攻击(定义溴甲烷的s值为1)。 这个方程式导致对典型的亲核阴离子的下列值:醋酸为2.7,氯化物为3.0,叠氮化合物为4.0,氢为4.2,苯胺为4.5,碘化物为5.0。亲核试剂的例子是阴离子,例如Cl-,或者有孤电子对的化合物,例如NH3(氨)。以下是氧亲核体的例子:水(H2O)、氢氧根离子(OH-)、醇(R-OH)、醇盐(RO-)、过氧化氢(H2O2)和羧酸盐(-ROO-)。以下是硫亲核体的例子: 硫化氢(H2S)、硫醇(R-SH)、硫醇的阴离子(R-S-)和硫代羧酸的阴离子(RC(O)-S−)。

相关

  • 中世纪中期(又称中世纪盛期,英语:High Middle Ages)是指欧洲历史的一段时期,是中世纪发展最高峰期,一般认为包括11世纪、12世纪和13世纪,承接中世纪前期和后期。约1000年左右,西欧国
  • 丹尼尔·格拉次曼丹尼尔·格拉次曼(英语:Daniel Glazman,1967年-)是一名程序员,以开发Mozilla的Editor组件、Mozilla Composer组件以及基于Composer的独立软件Nvu而闻名,Nvu是由Linspire公司赞助。
  • 重音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语言学中有时是接近同义的概念,皆指某音节在单字中或单字在句子中相对突显(prominent)的意思,不过在一些特别区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应用在声音听觉
  • 罗纳德·费雪罗纳德·艾尔默·费希尔爵士,FRS(英语:Sir Ronald Aylmer Fisher,1890年2月17日-1962年7月29日,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
  • 隶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一個(八劃的則為第五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隶部歸於八劃部首。隶部只以右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
  • FePOsub4/sub磷酸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PO4。已知有几种相关的物质,包括四晶型的FePO4和双晶型的二水合物FePO4·(H2O)2。这些物质在技术上有几处的应用,同时也能在采矿中见到。FeP
  • 传统基金会传统基金会(英语:Heritage Foundation)成立于1973年,总部设于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智库在美国总统雷根任内扮演保守派领导角色(雷根的政策出自传统基金会的政策研究领导授权系
  • 奥托·布伦费尔斯奥托·布伦费尔斯(德语:Otto Brunfels,1488年-153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德国的神学家、植物学家。他著有一本重要的草本植物志《活植物图谱》。该书出版于1530年至1536年,同时还附
  • 羟基马桑毒素羟基马桑毒素(英语:Tutin)一种发现于新西兰马桑(马桑属的几个物种)中的有毒植物衍生物。它作为一种甘氨酸受体的强效拮抗剂,具有强效的惊厥作用。羟基马桑毒素主要用于关于甘氨
  • 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制定的第一个新式学制系统,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公元1902年)由张百熙所拟定,不过并未实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