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辉 (科学家)

✍ dations ◷ 2025-10-22 07:44:08 #1970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校友,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系友,萨塞克斯大学校友,剑桥大学校友,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吴俊辉(英语:Jiun-Huei Proty Wu,1970年-),台湾宇宙学家,现任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副国际长(Deputy Vice President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并以推动物理学教育和自制望远镜教学闻名。

吴俊辉生于1970年,母亲是国立台中教育大学美术系教授,画家张淑美 (画家)。台中师专附小毕业,中学就读台中市居仁国中、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曾获多项漫画比赛奖项,包括全国反共爱国漫画比赛第一名,高三时获得教育部第二届物理学科能力竞赛全国第一名、全国数学竞试壹等奖,毕业后原考上国立台湾大学数学系,但因为联考物理科成绩超过90分而改分发物理系。大二时以校总区第一高票当选台大学生代表、并获选担任社团委员会学生代表,推动学生社团制度的改革开放,大三担任第一届理学院学生会会长 (之前为学代会),大四担任毕业纪念册全校总编辑。获得学士学位以后,进入海军以二等兵身份入伍服役于郑和军舰,两年后退伍前往英国 萨塞克斯大学在安德鲁·林德尔(Andrew R. Liddle)指导下获得卓越 (distinction) 天文学硕士。之后前往剑桥大学获选进入史蒂芬·霍金的“重力与相对论小组”攻读博士,于1999年在霍金小组成员保罗·谢兰德(E. Paul Shellard)的指导下以论文《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s from Cosmic Strings》获得剑桥大学宇宙学博士学位,其间曾获得剑桥大学 J.T. 骑士奖 (J.T. Knight Prize) 。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即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 KDI Fellow,并受合聘担任NASA的长期太空科学家,2001年回到台湾进入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为专任教授,曾获台大资深优良教师以及台大教师杰出社会服务奖。并担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阵列(AMiBA)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合聘研究员、国立政治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兼任教授等职务。目前亦担任台湾大学副国际长(Deputy Vice President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吴俊辉亦参与国内外多项科教、科普及服务性工作,包括国际物理奥林匹亚竞赛(国家代表队选训委员)、Intel 国际科展(ISEF 国手选训委员)、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业务、考试院业务、高中(龙腾、三民)及国中(康轩)课本编辑委员、全国科展评审(物理、地科)、承办NASA黑客松-台湾(2017;因台湾冠军队获全球总冠军而带领该队前往NASA受奖)等,为现任台湾共创点协会(TEDxTaipei)理事。

宇宙学、循环量子引力、宇宙微波背景、宇宙残陷、大尺度结构、宇宙拓朴、暗能量。

吴俊辉在就读国中时即自制望远镜,并拍摄到当时接近近日点的哈雷彗星。自2003年起举办多场次全国性的自制望远镜营队,至今已教导民众制造出数千台的天文望远镜。并主导台湾大学设于溪头的凤凰山天文台和南瀛天文教育园区望远镜、3D立体剧场等的设计制造,为南瀛教育园区制作3D天文影片。为第一位成为TED讲者的台大教师 (2011)。吴俊辉就读国立台湾大学期间曾师拜哲学系教授杨政河研究《易经》。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曾经为霍金看手相、面相、批八字。1991年大三担任台大理学院学生会长时应文学院学生会邀请、在文学院长黄启芳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创办第一届“台大文学创作奖”(取名“笔墨根香”;1992颁奖),并为之设计笔头翅身之纯铜奖座、担任颁奖典礼主持人,获得新诗奖佳作(由中文系教授何寄澎担任主审及颁奖人)。1992大四时继续协助第二届的办理。1997年获霹雳布袋戏多结局小说奖(复选时获九位评审全票通过进入决选)。热爱运动,曾任剑桥大学桌球校队,并与当时进行移地训练的邓亚萍 (当年世界女子排名第一) 练球,曾获台大全校游泳赛教职员工暨校友组仰式第一名、蛙式第一名。

相关

  • 氟氧头孢氟氧头孢(英语:Flomoxef,INN) 是一种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属于氧头孢烯(英语:oxacephem)。氟氧头孢曾被分类为第二代及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相较于其他的传统头孢菌素,其还增加对厌氧菌
  • 软件园区高雄软体科技园区,简称高雄软体园区、高软,面积7.9公顷,是设于高雄市前镇区之智能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唯一靠海的科技园区,致力于发展亚太地区资讯软件、数位影音、电脑通讯等产业
  • 高气压高气压是指一个气压高于周边地区的区域,是为反气旋。在北半球高气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逆时针方向。高气压区一般风力比较小,空气下沉。通过绝热过程下沉
  • 1976年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第二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Ie Olympiade),于1976年7月17日至8月1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举行。当年有三个城
  • 英国陆军英国陆军(英语:British Army),是英国军队的地上作战部队,它是由苏格兰与英格兰在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时形成的。至2006年,英国陆军的现役部队有80,000人,国土军有24,700人,除国
  • 怀特豪斯谢尔登·怀特豪斯(英语:Sheldon Whitehouse;1955年10月20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07年成为罗德岛州联邦参议院议员。此前他曾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罗德岛州总检察长
  • 庐江郡庐江郡,中国古代的郡。在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设在长江南岸的庐江郡废郡,东部划属丹阳郡,西部划属豫章郡,尔后在江北的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重设庐江郡。郡治设在舒县,共辖1
  • 臀部,又称尻、腚,俗称屁股、屎窟、箩柚(碌柚谐音)、箩噼、噼噼,台语亦作尻川(kha-tshng),是猿类和人类盆骨部分后方的浑圆部位。亦是人类用来承受坐力的部位。臀部由臀大肌和臀中肌
  • 薄暮现象薄暮现象,又称柏金赫现象(Purkinje effect),是色彩学的内容之一说明如下:在白色光源或高明度中,红色比蓝色明度强10倍,在低明度蓝色比红色明度强16倍。指在傍晚时,人的视觉由彩度优
  • 弗里德里希·魏因布伦纳弗里德里希·魏因布伦纳(Friedrich Weinbrenner,1766年11月24日-1826年3月1日),德国建筑师,古典主义的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他被誉为“卡尔斯鲁厄的建造者”。1766年11月24日,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