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哺乳爬行动物

✍ dations ◷ 2025-02-23 14:26:07 #似哺乳爬行动物
似哺乳爬行动物(Mammal-like reptile)是一群史前动物,是哺乳类的直系祖先,在早期分类法中,被视为爬行动物的一个分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最常用来称呼兽孔目动物;也可以广义地包括合弓纲。似哺乳爬行动物是二叠纪中期到晚期的陆地优势动物。就跟同时代的几乎所有生物一样,它们的数量与多样性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而严重地减少。有些物种存活到三叠纪,但恐龙快速地成为优势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可能存活到晚三叠纪后不久。目前大多数专家不认为似哺乳爬行动物是正式的名称。似哺乳爬行动物在演化支上的位置,较接近现代哺乳类而非现代爬行动物。它们拥有腺皮,缺乏鳞片,所以它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像是裸体的蜥蜴,缺乏毛皮与鳞片。然而,它们的外表特征更像是现代蜥蜴而非现代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明显差异在于其内部结构的细微特征。现在还不清楚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否拥有毛发与乳腺,这些属于哺乳类的特征,目前仅由化石所提供的骨骼差异证据。大多数古生物学者将下颌化石的明显特征,用来分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爬行动物。在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到哺乳类的过程中,比起其他特征上的转变,下颌的转变是较好的分类、辨识工具。哺乳类的齿骨或下颌是由单一骨头构成,而现代与史前爬行动物的下颌是由多块小型骨头构成。哺乳类的下颌是由齿骨-鳞状骨间的颌部关节连接者。齿骨连结者鳞状骨上的关节盂(Glenoid cavity)。所有其他的非哺乳有颌类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颌部关节是由下颌中一块称为关节骨的小骨,与头颅中的方骨形成。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类之间的过渡物种,颌部关节是由一块大型的下颌骨头(类似哺乳类的齿骨),与方骨组成,而关节骨逐渐退缩。随者演化过程,似哺乳爬行动物逐渐变得类似哺乳类,开始形成完整的次生颚,分开嘴部与鼻腔。而早期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次生颚开始在下颌两旁形成,嘴部与鼻孔仍然连接者。最后,次生颚的两旁开始弯曲,从C形改变为U形。次生颚开始往喉咙延伸,与整个嘴部固定,并形成全部的腭骨。下颌的骨头也完全地愈合。在一个真兽齿类的化石中,次生颚开始明显。较晚的三尖叉齿兽拥有完全闭合的次生颚。

相关

  • 热带沙漠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其中热带干旱气候又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
  • 玻璃体玻璃体又称玻璃状液、神膏(英文 Vitreous humor),是眼球内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覆盖着玻璃体膜。玻璃体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4/5。玻璃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
  • H02ATC代码H(激素制剂,不包括性激素及胰岛素)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 阿弗雷多·克劳斯阿弗雷多·克劳斯·特鲁希略(西班牙语:Alfredo Kraus Trujillo,1927年9月24日-1999年9月10日),西班牙籍奥地利裔男高音歌唱家。克劳斯是20世纪一大传奇的男高音歌唱家,并以作为马斯
  • 刃位錯位错(英语:dislocation),在材料科学中,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缺陷)。从几何角度看,位错属于一种线缺陷,可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分
  • 马撒葡萄园岛坐标:41°24′N 70°37′W / 41.400°N 70.617°W / 41.400; -70.617马萨葡萄园岛(英语:Martha's Vineyard),常被简称为“葡萄园岛”,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外海一岛屿,位于鳕鱼角(Cape C
  • 恩基其他传说恩基(Enki,/ˈɛŋki/; 苏美语: dEN.KI(G)),又译为恩奇,是苏美神话中的一位水神,后在阿卡德和巴比伦神话中被称为埃亚。他原本是埃利都的守护神,但后来对他的崇拜遍及整个
  • 持续性抑郁症持续性抑郁症(精神官能性忧郁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是一种慢性情绪失调,属于抑郁症范畴。持续时间比重度抑郁症长,但症状相对较轻。慢性抑郁症是一种轻度的抑
  • 专用游戏机专用游戏机是只能游玩一种或多种内置游戏的电子游戏机,无法通过卡带媒介扩展可玩游戏。如《乓》及一系列仿制品,大多早期家用游戏机都是专用游戏机。不同于以后的游戏机,他们通
  • 有价证券证券(Securities)是有价证券的简称,是一种表示财产权的有价凭证,持有者可以依据此凭证,证明其所有权或债权等私权的证明文件。例如:股票、债券、权证和股票价款缴纳凭证等。证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