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哺乳爬行动物

✍ dations ◷ 2024-07-07 20:55:08 #似哺乳爬行动物
似哺乳爬行动物(Mammal-like reptile)是一群史前动物,是哺乳类的直系祖先,在早期分类法中,被视为爬行动物的一个分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最常用来称呼兽孔目动物;也可以广义地包括合弓纲。似哺乳爬行动物是二叠纪中期到晚期的陆地优势动物。就跟同时代的几乎所有生物一样,它们的数量与多样性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而严重地减少。有些物种存活到三叠纪,但恐龙快速地成为优势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可能存活到晚三叠纪后不久。目前大多数专家不认为似哺乳爬行动物是正式的名称。似哺乳爬行动物在演化支上的位置,较接近现代哺乳类而非现代爬行动物。它们拥有腺皮,缺乏鳞片,所以它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像是裸体的蜥蜴,缺乏毛皮与鳞片。然而,它们的外表特征更像是现代蜥蜴而非现代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明显差异在于其内部结构的细微特征。现在还不清楚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否拥有毛发与乳腺,这些属于哺乳类的特征,目前仅由化石所提供的骨骼差异证据。大多数古生物学者将下颌化石的明显特征,用来分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爬行动物。在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到哺乳类的过程中,比起其他特征上的转变,下颌的转变是较好的分类、辨识工具。哺乳类的齿骨或下颌是由单一骨头构成,而现代与史前爬行动物的下颌是由多块小型骨头构成。哺乳类的下颌是由齿骨-鳞状骨间的颌部关节连接者。齿骨连结者鳞状骨上的关节盂(Glenoid cavity)。所有其他的非哺乳有颌类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颌部关节是由下颌中一块称为关节骨的小骨,与头颅中的方骨形成。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类之间的过渡物种,颌部关节是由一块大型的下颌骨头(类似哺乳类的齿骨),与方骨组成,而关节骨逐渐退缩。随者演化过程,似哺乳爬行动物逐渐变得类似哺乳类,开始形成完整的次生颚,分开嘴部与鼻腔。而早期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次生颚开始在下颌两旁形成,嘴部与鼻孔仍然连接者。最后,次生颚的两旁开始弯曲,从C形改变为U形。次生颚开始往喉咙延伸,与整个嘴部固定,并形成全部的腭骨。下颌的骨头也完全地愈合。在一个真兽齿类的化石中,次生颚开始明显。较晚的三尖叉齿兽拥有完全闭合的次生颚。

相关

  • 关节痛关节痛(英语:Arthralgia,源自希腊文 arthro- 即关节 + -algos 即痛)字面上的意义就是“关节”“疼痛”。具体而言,创伤、感染、疾病(特别是关节炎)、药物过敏等原因都可能出现关节
  • 人工语言人工语言(又称人造语言,英语:Constructed language,简称conlang),是许多因特定目的、用途,为了某特定使用族群,而人为创造出来的语言,包括文法、单字等等。人工语言不像自然语言一样
  • 氢氧化物氢氧离子,旧称沎,化学符号为OH-。其中氢和氧之间以共价键连接,整体带一单位的负电荷。常常与不同的元素组成氢氧化物。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之后,通常以两种方式
  • Escherich特奥多尔·埃舍里希(Theodor Escherich 1857年11月29日-1911年2月15日)德国奥地利儿科医生、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他发现了大肠杆菌并确定了其特性。1885年埃舍里希尝
  • 拉丁化罗马化(英语:Romanization或Romanisation),又称拉丁化(Latinization,Latinisation),是语言学中将不是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形式的文字系统,转换成拉丁字母的过程。主要是将被转换系统
  • 晒黑晒黑是让皮肤暴露在阳光的紫外线下让皮肤的黑色素产生而变黑或使用仿晒剂产品经由梅纳反应使皮肤变古铜色(英语:Tan (color))的一种健美方法,又称为美黑,而过量暴晒会造成日照灼
  • 千人基因组计划千人基因组计划(英语:1000 Genomes Project)启动于2008年1月,是一项国际研究工作,目标是迄今建立最详尽的人类遗传变异(英语:Human genetic variation)目录。科学家们计划在随后三年
  • 麻省理工学院马萨诸塞理工学院(英语: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为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861年,主校区沿查尔斯河而建,当时目
  • 连弩连弩是一种古代的远射武器,改进自弩,共分两种。一种是能把箭连续不断射向敌人的连发式;另一种是能同时发射多支箭的多发式。连弩最早出自战国时代,而在西汉连弩已用于实战。属于
  • 精胺精胺(Spermine)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多胺类物质。呈碱性,在生理 pH 下以多质子化的形式存在。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早在1678年就已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