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似哺乳爬行动物
✍ dations ◷ 2025-05-15 22:07:42 #似哺乳爬行动物
似哺乳爬行动物(Mammal-like reptile)是一群史前动物,是哺乳类的直系祖先,在早期分类法中,被视为爬行动物的一个分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最常用来称呼兽孔目动物;也可以广义地包括合弓纲。似哺乳爬行动物是二叠纪中期到晚期的陆地优势动物。就跟同时代的几乎所有生物一样,它们的数量与多样性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而严重地减少。有些物种存活到三叠纪,但恐龙快速地成为优势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可能存活到晚三叠纪后不久。目前大多数专家不认为似哺乳爬行动物是正式的名称。似哺乳爬行动物在演化支上的位置,较接近现代哺乳类而非现代爬行动物。它们拥有腺皮,缺乏鳞片,所以它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像是裸体的蜥蜴,缺乏毛皮与鳞片。然而,它们的外表特征更像是现代蜥蜴而非现代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明显差异在于其内部结构的细微特征。现在还不清楚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否拥有毛发与乳腺,这些属于哺乳类的特征,目前仅由化石所提供的骨骼差异证据。大多数古生物学者将下颌化石的明显特征,用来分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爬行动物。在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到哺乳类的过程中,比起其他特征上的转变,下颌的转变是较好的分类、辨识工具。哺乳类的齿骨或下颌是由单一骨头构成,而现代与史前爬行动物的下颌是由多块小型骨头构成。哺乳类的下颌是由齿骨-鳞状骨间的颌部关节连接者。齿骨连结者鳞状骨上的关节盂(Glenoid cavity)。所有其他的非哺乳有颌类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颌部关节是由下颌中一块称为关节骨的小骨,与头颅中的方骨形成。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类之间的过渡物种,颌部关节是由一块大型的下颌骨头(类似哺乳类的齿骨),与方骨组成,而关节骨逐渐退缩。随者演化过程,似哺乳爬行动物逐渐变得类似哺乳类,开始形成完整的次生颚,分开嘴部与鼻腔。而早期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次生颚开始在下颌两旁形成,嘴部与鼻孔仍然连接者。最后,次生颚的两旁开始弯曲,从C形改变为U形。次生颚开始往喉咙延伸,与整个嘴部固定,并形成全部的腭骨。下颌的骨头也完全地愈合。在一个真兽齿类的化石中,次生颚开始明显。较晚的三尖叉齿兽拥有完全闭合的次生颚。
相关
- X-三体综合征 (47,XXX)三染色体X综合征是一种人类女性的性染色体疾病;一般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而患者为XXX。患有该综合征的患者又因其基因行为XXX,被称做超雌性。与XYY三体患者不同的是,三染色体X综
- 脱衣舞俱乐部脱衣舞俱乐部(Strip club)是脱衣舞表演者提供成人娱乐的场所,他们主要会表演脱衣舞等艳舞。脱衣舞俱乐部通常都是以夜总会或酒吧模式经营,但也可能会采用卡巴莱或剧场模式。二战
- 胆石症胆结石(英语:gallstones)是在胆囊内由胆汁化合物组成的结石。胆石症(choleliths)可以指胆囊中的结石,也可以指此一疾病。大多数胆结石患者(约80%)不曾有过症状。胆结石的患者中,有1-4
- 人类第一次登月计划的成功阿波罗11号(英语: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历时8天13小时18分35秒,绕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时36分20秒。三位执行
- 豇豆花叶病毒亚科豇豆花叶病毒属 Comovirus 豆科病毒属 Fabavirus 线形多面体病毒属 Nepo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 大野干大野干(日语:大野乾/おおの すすむ Ōno Susumu,1928年2月1日-2000年1月13日)是一位出生于韩国,旅居于美国的日本遗传学家与演化生物学家,他提出了基因重复的概念,并研究X染色体上的
- 梅尔罗斯梅尔罗斯(英语:Melrose)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座城市,属于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一部分。2010年时的人口为26,983人。市名“梅尔罗斯”来自苏格兰的梅尔罗斯市。梅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低下症(Hypothyroidism),又称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是简称甲减,是一个因甲状腺无法分泌足够的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疾病。此病可以造成很多症状,像是畏寒、疲劳、便秘、抑
- 耳材村海口鱼海口鱼(Haikouichthys,/ˌhaɪkuːˈɪkθɪs/)是一种原始的类似鱼类的生物,属于无颌总纲。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就是耳材村海口鱼(H. ercaicunensis)。它的化石于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帽
- 对乙酰氨基酚毒性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英语:Paracetamol toxicity)由过量服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导致,主要导致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也是全球主要的中毒原因之一。在美国和英国,其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