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哺乳爬行动物

✍ dations ◷ 2025-04-25 04:26:12 #似哺乳爬行动物
似哺乳爬行动物(Mammal-like reptile)是一群史前动物,是哺乳类的直系祖先,在早期分类法中,被视为爬行动物的一个分支。似哺乳爬行动物最常用来称呼兽孔目动物;也可以广义地包括合弓纲。似哺乳爬行动物是二叠纪中期到晚期的陆地优势动物。就跟同时代的几乎所有生物一样,它们的数量与多样性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而严重地减少。有些物种存活到三叠纪,但恐龙快速地成为优势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可能存活到晚三叠纪后不久。目前大多数专家不认为似哺乳爬行动物是正式的名称。似哺乳爬行动物在演化支上的位置,较接近现代哺乳类而非现代爬行动物。它们拥有腺皮,缺乏鳞片,所以它们在外观上看起来像是裸体的蜥蜴,缺乏毛皮与鳞片。然而,它们的外表特征更像是现代蜥蜴而非现代哺乳类,与爬行类的明显差异在于其内部结构的细微特征。现在还不清楚似哺乳爬行动物是否拥有毛发与乳腺,这些属于哺乳类的特征,目前仅由化石所提供的骨骼差异证据。大多数古生物学者将下颌化石的明显特征,用来分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爬行动物。在似哺乳爬行动物演化到哺乳类的过程中,比起其他特征上的转变,下颌的转变是较好的分类、辨识工具。哺乳类的齿骨或下颌是由单一骨头构成,而现代与史前爬行动物的下颌是由多块小型骨头构成。哺乳类的下颌是由齿骨-鳞状骨间的颌部关节连接者。齿骨连结者鳞状骨上的关节盂(Glenoid cavity)。所有其他的非哺乳有颌类脊椎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颌部关节是由下颌中一块称为关节骨的小骨,与头颅中的方骨形成。在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类之间的过渡物种,颌部关节是由一块大型的下颌骨头(类似哺乳类的齿骨),与方骨组成,而关节骨逐渐退缩。随者演化过程,似哺乳爬行动物逐渐变得类似哺乳类,开始形成完整的次生颚,分开嘴部与鼻腔。而早期似哺乳爬行动物中,次生颚开始在下颌两旁形成,嘴部与鼻孔仍然连接者。最后,次生颚的两旁开始弯曲,从C形改变为U形。次生颚开始往喉咙延伸,与整个嘴部固定,并形成全部的腭骨。下颌的骨头也完全地愈合。在一个真兽齿类的化石中,次生颚开始明显。较晚的三尖叉齿兽拥有完全闭合的次生颚。

相关

  • 三尖瓣三尖瓣,又称右房室瓣,是在哺乳动物心脏的右后侧,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阻止血液回流至右心房。
  •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是心内膜的感染疾病,常发生于心脏瓣膜上。症状包括发热、皮肤产生瘀点、心杂音、容易疲倦、红血球数量不足。并发症包括瓣膜闭锁不全(英
  • 火鸡野生火鸡 Meleagris gallopavo 眼斑火鸡 Meleagris ocellata火鸡(英语:turkey),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
  • EBV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
  • 主宾格语言主宾型配列(Nominative–accusative alignment),也称为主宾格配列、对格配列或受格配列,是一类配列方式,即在句法或形态上,将不及物动词的单一变元和及物动词的施事论元同等对待(S=
  • 培养箱培养箱(英语:incubators)是一种用于微生物、细菌、细胞培养的医学及生物实验室设备,由一个类似恒温箱组成,形成一个微生物、细菌、细胞培养的环境。培养箱分为较多种类。利用培养
  • 夂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三十四个(三划的则为第五个)。夂部通常是从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夂部。要注意的是,在传统汉字中,夂部与
  • 海神希腊神话中有为数众多“掌管大海的神祇”。柏拉图曾说希腊人就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因为他们的城市分布于从希腊本土到小亚细亚、利比亚(昔兰尼加)、西西里以及大希腊的地中海沿
  • 克里默威廉·兰德尔·克里默爵士(Sir William Randal Cremer,1828年3月18日-1908年7月22日),英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任英国下议院议员、国际工人联合会(即第一国际)书记,1903年获诺贝尔和
  • 美国爱国法《美国爱国者法》(USA PATRIOT Act)是2001年10月26日由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签署颁布的国会法,正式的名称为“Uniting and Strengthening America by Providing Appropri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