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英寸弹是一种实验性的无缘瓶颈式中间型威力枪弹。后来被定为7mm MK1Z,也被称为7mm NATO,.280/30,.280 恩菲尔德,.280 NATO,7mm FN Short和7×43mm。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的大部分部队一样, 英国陆军在战场上与德国的StG 44接触后,开始着手于研发口径更小的子弹. 这种子弹于1940年开始发展, 随后在比利时的埃斯塔勒国营工厂(FN公司)与加拿大陆军的帮助下。.280英寸弹在各种的机枪与步枪上进行测试,包括EM-2,李-恩菲尔德步枪,FN FAL自动步枪,布伦轻机枪,M1加兰德步枪与塔登机枪(英文:TADEN gun)
尽管这种子弹作为中间型威力弹取得了成功,但美国陆军还是认为它不够强,并且为了让美国陆军接受,英国陆军额外制造了.280英寸弹的几种变体。但是美军还是拒绝了这些变体,选择了一开始的7.62×51mm NATO.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步枪与机枪的标准弹药是.303英寸弹。尽管用更现代的子弹替代.303英寸弹这种想法与尝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但是一系列的事件也使得他继续服役,尽管他的凸缘设计有着很多问题。
在战争期间,盟军在战场上见到了德军新式的7.92×33mm Kurz的同时,也发现了它的性能之优良。这种短弹是一种中间型威力弹药,比.303等常规步枪子弹要小,但比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英文:9mm Parabellum)之类的手枪子弹要强。这使得这种子弹在近距离遭遇战中有着类似步枪的性能,但是远小于步枪的后坐力,可以在行进中采取全自动射击。于是英军也开始研发他们自己的中间型威力弹。
英军的目的是创造一种适用于轻型步枪的子弹,以取代使用.303英寸弹之类的武器,如布伦轻机枪,李-恩菲尔德步枪和维克斯机枪。所以这种弹药必须要有与全威力步枪弹一致的弹道性能,同时也要有更小的后坐力与枪焰(英文:Muzzle flash)。较短的子弹与较少的装药产生较低的后坐力也使武器更短更轻,因此更容易使用。
1945年,在通过了“理想口径委员会”的测试之后, 英国人决定采用两种7毫米子弹–.270英寸弹与.276英寸弹。这两个名字都反映了子弹所在枪管的枪管口径;而.276英寸子弹的实际直径为.284英寸(7.2毫米)。以便于集中精力,英国人停止了对.270英寸子弹的研究,而将心思都放在.276上。.276后来也更名为.280英寸弹,尽管尺寸没有改变。
.280英寸弹的后坐力经实验得出低于.303英寸弹后坐力的一半,同时在远距离上的性能,更是超过了.303英寸弹。实验者报告说,减少了的后坐力与枪焰使得射击手感更加舒适。由此看来,英国设计师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目标,并着手于将这种弹药介绍给他们的北约盟国。
比利时和加拿大的同行对这一种子弹非常感兴趣,比利时公司FN将推出基于.280设计的枪支,并大量生产。然而,美国人拒绝采用低于.30英寸口径的子弹,认为在弹道学上来说不如当时标准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随后,英国人做出了一系列改动,为了让美国人更容易接受。首先是把.280的凸缘直径更改成.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相同尺寸的.280/30子弹,而这也是被大量生产的,左图所示的基础型。这种.280/30子弹重20.3克(313格令),以中间型威力弹来说,这是相当重的了。
但美国人还是拒绝了.280/30子弹,认为他的弹道下坠过大,超过了800码(732米),随后英国人和比利时人便对子弹的设计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更改。第一变化便是让弹头埋的更浅以加入更多的装药,第二是T65 cartridge case,子弹直径缩小到7毫米。最终的结果便是设计出了装药140-格令(9.1-克),弹速2,700至2,800英尺每秒(820至850米每秒)的子弹, 但后坐力比.280/30要大得多,这也意味着违背了.280子弹设计的初衷。
由于不满美军对于.280子弹的回应,英军于1951年采用了EM-2和.280/30作为他们的主要步枪和弹药,同时.280/30被重新命名为“7mm MK1Z”。
北约的创始成员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共同签署了一项协议,北约的成员国将开发并共同装备一种轻型武器和子弹,而这些武器和子弹是通过合作和竞争实验开发而来。英国和加拿大一直公开着他们的研究进度,美国则宣称没有开发自己的子弹,而是在试验英国的设计。
事实上,美国轻武器局局长勒内·斯图德勒(英文:Rene Studler)上校一直反对无托设计和.280子弹,并开始了两个有关于0.30子弹的秘密项目。这也就有了之后在厄尔·哈维(Earle Harvey)的指导下,由春田兵工厂所生产的T25步枪,并使用在法兰克福兵工厂(英文:Frankford Arsenal)开发的 T65 子弹。在1947到1952间,英国人和加拿大人明确表示知道美国在背后的秘密研究,并表示这违反了协约中公开合作的性质,提出强烈的抗议。
当勒内·斯图德勒公开表示,任何不是美国所设计的东西都是在浪费时间,并且直接拒绝了任何来自国外的设计的时候,事情更是雪上加霜。根据了解,斯图德勒甚至隐瞒了.280子弹在美国测试时出色的表现。在1950年阿伯丁试验场中进行的测试表明.280弹药的平均膛压(MPA)为43,600 psi(300.6 MPa)。而最大膛压则达到了47,300 psi(326.1 MPa)。
政府的改朝换代意味着7mm,EM-2和Taden机枪项目将随着丘吉尔一起下台。后来在1960年的时候在各种轻武器上实验和生产了少量的.280子弹,而这种子弹也让加拿大人和英国人计划将这种口径应用在FN FAL自动步枪上。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使用美国人的.30(也就是现在的7.62NATO),但是条件是美国人要使用FN FAL。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美国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们自己的M14自动步枪。
而后来证明.280英寸弹的理念是远领先时代的,因为美国自己就在接下来的十年末大规模采用了中间型威力弹5.56×45mm NATO。在1965年开始美军大规模介入越南战争之后5.56×45mm NATO阿玛莱特公司所生产的AR-15步枪,直到后来标准化的M16,订单的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再到后来取代了7.62×51mm NATO M14的作战地位。在坚持使用了与弹道几乎与现有的全威力.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相同的.30弹后,美军还是选择了5.56×45mm NATO,这也证明了中间型威力弹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便是7.62×39mm AK-47子弹)。为了让FN FAL自动步枪能够使用7.62×51mm NATO子弹与同样使用中间型步枪弹的赛特迈自动步枪(可以使用7.62×51毫米赛特迈弹)(后来发展成了HK G3自动步枪),结果生产出了更长、更重、后坐力更大的步枪,虽然这种枪比远程半自动武器相比表现更加良好,但是巨大的后坐力使得它在全自动射击中很难操控,不利于使用且造成较高的训练负担。巧合的是,在2002年的时候,美国人为M16系列中的M4版本开发一种新的口径,被称为6.8×43mm雷明登SPC(有着和.280子弹类似的弹道特征),意图为提供比5.56×45mm NATO更好弹道的子弹。
在1960年后期,出现了一个使用了6.25毫米缩颈处理而成的.280版本子弹的案例。它的设计是为了让英军找到理想的军用轻武器子弹。据计算,大口径子弹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穿透不同级别的防弹衣,从而对士兵造成致残性伤害。而在几个“最佳解决方案”中,从4.5毫米到7毫米,6.25毫米是首选的解决方案。100 gr(6.5 g)的子弹的初速为2,680 ft/s(820 m/s) 和2,160 J(1,590 ft·lb)的枪口能量。7.62×51mm NATO需要700焦耳(520英尺·英磅)的冲击力才能穿透头盔和重型防弹衣,但是6.25毫米需要580焦耳(430英尺·英磅)的冲击力,就可以在在600米上有着同样的穿甲效果。在更远的距离上仍然有效,并且产生的后坐力更接近于5.56×45mm NATO。无论如何,他的子弹不是为了远距离射击而设计的,所以子弹也会相对比较轻。 6.25×43mm的测试是从1969年到1971年间进行的,在研究停止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较小的4.85×49mm。
子弹类型与颜色标记:
注意:大多数的子弹都有一个紫色的环。几种实验性弹壳由铝制成,有包括橘色等多种颜色
知名厂家:
以下数据摘自供应部“小型武器集团军备设计机构”出版的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