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琉球语

✍ dations ◷ 2025-09-14 03:51:07 #原始琉球语

原始琉球语(日语:琉球祖語りゅうきゅうそご )是琉球语各方言的祖语。作为日本-琉球语系祖语的原始日语分化为上古日语和原始琉球语,后者接着再分化为琉球语各方言。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琉球语在奈良时代以前就从原始日语中分化出来。

托马·佩拉尔认为琉球语和日语的不同点不算多,从原始琉球语保存下来的音素来看,分化的年代可能约在3世纪的弥生时代末期至4~7世纪的古坟时代。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原始琉球语与日语在7~8世纪之前分离,9~11世纪在九州与日语接触并受到强烈影响,在约11~15世纪的御城时代作为御城文化的要素之一,随九州移民进入琉球地区。


亚历山大·沃文则认为,原始日语是否在弥生时代进入日本还不是定论,因而琉球语和日语的分化可能发生在古坟时代。沃文以词汇统计学观点和考古学数据为据,发现若假定原始日语在弥生时代进入日本列岛的话,则琉球语和日语的分化可以追溯到距今2257年之前;大城(1972)从词汇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发现分化年代应为距今1557年前,而且沃文说没有冲绳地区的弥生文化遗迹支撑,十分可疑。※关于此话题的讨论详见“原始日语”条目。

原始日语和上古日语一般遵循下列音韵对应规律。

原始日语的*ui、*oi、*əi在上古日语中合流为イ列乙类,而原始琉球语中,前两者变为*i,后者变为*e。据此可以认为两支是在奈良时代之前分化的。

一部分研究者曾主张奄美大岛、加计吕麻岛的一部分方言中保留着相当于上古日语オ列甲乙类之间对立的特征,但对应规律显著地复杂,目前认为无法为原始琉球语构拟*ə(> o₂)与*o(> o₁)的对立。

由同源词可见原始琉球语-上古日语部分词存在*e :: i₁、*o :: u的音韵对应,这样的词汇可分别拟原始日语*e、*o。

琉球语内部的对应是粗略的,个别语言内部也有方言差异。

以前曾有研究者依据琉球语资料,为原始日语构拟了与上古日语的w对应的*b,同理也为y构拟了*d。但从现在琉球语的历时研究看,这反而是琉球语发生辅音强化的结果,而非存古。

⟨∅⟩表示零辅音。琉球语内部的对应是粗略的,个别语言内部也有方言差异。

自Thorpe (1983)以来,一般认为原始琉球语有*i、*u、*e、*o、*a五个元音。Thorpe (1983)不确定是*u还是*o时,记作⟨U⟩;本词条模仿托马·佩拉尔记作*{o, u}。以此类推,下文中*{X, Y, …}表示不能确定是*X、*Y、…中的哪一个。

一般来说,元音音值会影响到前面的辅音而发生对立漂移(transphonologization),从而维持对立;因而在前面没有辅音时(特别是第二音节的首辅音为清音时),常常无法保持*i : *e、*u : *o的对立。

例如:

同样地,原始日语词中辅音(*…pu、*…po、*…wo)消失后,也会发生*u、*o间的合流。

例如:

此外,能辨别*ju、*jo的证据也很少。

自Thorpe (1983)以来,一般认为原始琉球语有以下13个辅音。*b、*d、*g、*z分别来自原始日语的*{n, m}p、*{n, m}t、*{n, m}k、*{n, m}s。

自Thorpe (1983)以来,构拟了*Q(促音)、*N(拨音)が再建。它们是由于元音消失而出现的。

琉球语动词活用表有一部分无法与日语严密对应。

服部四郎、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内间直仁等学者指出,北琉球诸语的终止形、连体形来自古代表示未完成的动词*-i + *wor-“居(を)り”。这与大野晋认为的日语终止形、连体形来自“居(う)”的说法相合。

古冲绳语中,不仅有得到了确认的古代活用形,还存在与现代日语连体形对应的形式,后者应是比较晚近受近代日语影响而产生的。

又 けお、ふきよる、まにしや、《思草纸(おもろさうし)》第11卷618

北琉球诸语中的一种变体被部分保存在《思草纸》中,也能见到较古形式的连体形,可追溯回原始琉球语的*-o。这明显对应上代东国方言、八丈语中四段动词的オ段连体形。

与动词相同,有一部分无法与日语严密对应。

原始琉球语的词汇有一部分与九州各方言的词汇相近,被称作“九州琉球同源语”。

原始日语的词中可以出现*-Nk-、*-Np-、*Nt-、*-Ns-(即NC)。15世纪的汉语、朝鲜语资料中往往对音作ŋg、mb、nd、nz,但也有很多例外。因此,可以推测如下所示的变化从15世纪就开始了。

-NC- > -C-

五十岚阳介发现,九州多种方言没有经历*əi>*i,而发生了*əi>*e,也存在很多发生了*o>*u、*e>*i的单词,推测九州方言和琉球语可能共同构成一个“南日本语族”。托马·佩拉尔则表示反对,认为虽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还需进行严密的研究,并举出了几个反驳的例子。

另一方面,狩俣繁久认为,南北琉球语群的差异来自操祖语者向西南方迁徙的阶段,原始九州-琉球语本来分布在九州岛南部。后来一部分人向西南迁徙,他们说的语言变成原始琉球语。

Bentley, John R., Proto-Ryukyuan, Handbook of the Ryukyuan languages: History, Culture and Use: 39–60, 201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五十岚, 阳介, 九州語と琉球語からなる「南日本語派」は成立するか?: 共通改新としての九州・琉球同源語に焦点を置いた系統樹構築, 2018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平成 30 年度琉球大学学长 PI プロジェクト“琉球诸语における‘动的’言语系统树システムの构筑をめざして”―鹿児岛大学公 开共同シンポジウム“九州-冲縄におけるコトバとヒト・モノの移动”, 鹿児岛大学.

狩俣, 繁久, 琉球語研究における系統樹研究の可能性 (PDF), 存档副本,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20) , シンポジウム“フィールドと文献から见る日琉诸语の系统と历史” 1 琉球语研究における系统树研究の可能性, NINJAL.

Pellard, Thomas, Ryukyuan Perspectives on the proto-Japonic Vowel System, Bjarke, Frellesvig; Peter, Sells (编), Japanese/Korean Linguistics 20, CSLI Publications: 81–96,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Pellard, Thomas, 日琉祖語の分岐年代, 琉球諸語と古代日本語:日琉祖語の再建に向けて, くろしお出版, 20162016年4月7日 , ISBN 978-4-87424-6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3月27日) 

Pellard, Thomas, 日琉諸語の系統分類と分岐について, フィールドと文献からみる日琉諸語の系統と歴史, 开拓社, 20212021年9月22日 , ISBN 978-4-7589-235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11日) 

Pellard, Thomas, Ryukyua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to-Japanese-Ryukyuan, Handbook of Japanes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202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2) 

Thorpe, Maner Lawton, Ryūkyūan language histor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83  博士论文

相关

  • 维他命B17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腊语“扁桃”ἀμυγδάλη amygdálē ),又名苦杏仁苷,是许多植物中发现的一种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于杏、苦杏仁、苹果、桃及梅子等植物
  •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技术(Ion exchange)或称离子色谱法,是将两种电解质间做离子的交换,或是在电解溶液和配合物之间的交换。最常见到的例子是使用聚合物或矿物用来纯化、分离或净化纯水和其
  • 卡尔·路德维希·克里斯蒂安·吕姆克卡尔·路德维希·克里斯蒂安·吕姆克(Carl Ludwig Christian Rümker,1788年5月28日-1862年12月21日)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又译查尔斯·吕姆克、查尔斯·鲁姆克、查尔斯·路易斯·
  • 迈氏短吻狮子鱼迈氏短吻狮子鱼,为辐鳍鱼纲鲉形目杜父鱼亚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的鄂霍次克海海域,属深海鱼类,栖息在水深202至950米的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中有关
  • 奥佐尔涅基自治市奥佐尔涅基自治市(拉脱维亚语:Ozolnieku novads),是拉脱维亚的一个自治市,设立于2003年,2009年拉脱维亚进行行政区重划,改制为自治市。奥佐尔涅基自治市位于该国中部,人口10,538人,面
  • 尼坎德尼坎德(英语:Nicander),约活动于公元前2世纪前后。古希腊克罗丰的说教诗人之一,他的两首六音步说教诗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毒蛇等咬伤治疗》和《毒与解毒剂》。现存有其他诗篇片段
  • 折纸战士 (动画)折纸战士(韩语:접지전사),是韩国根据台湾漫画《折纸战士》改编而成的动画,由日本、韩国和台湾共同制作,但事实上除了角色及系统原型参考了漫画外,故事与漫画版并无关连和相似之处。
  • 高雄球蜗牛高雄球蜗牛(学名:)是柄眼目坚齿螺科扁蜗牛亚科球蜗牛属的一种,均为会呼吸空气的有肺类腹足纲软体动物。本物种旧属扁蜗牛科,今属坚齿螺科。主要分布于台湾,常栖息在农田、住宅区等潮湿、阴暗的地方,石块中,落叶下等。
  • 鲁思·戈登鲁思·戈登·琼斯(英语:Ruth Gordon Jones,1896年10月30日-1985年8月28日)是一名美国女演员、剧作家,曾凭借电影《罗斯玛丽的婴儿》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 三角洲特种部队美国陆军第1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英语: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缩写:1st SFOD-D),俗称三角洲特种部队(Delta Force),是美国陆军的特种作战部队,隶属于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及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三角洲属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范畴,却又不隶属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绿扁帽)。该部队由美国陆军上校查尔斯·贝克维兹组建,不论在建制形式、训练方式及战术等多方面都深受英国陆军特种空勤团的影响。目前三角洲特种部队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