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萧友梅
✍ dations ◷ 2025-04-04 07:37:29 #萧友梅
萧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省中山县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之称。萧友梅自幼在澳门接触西方音乐。1899年,就读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学、钢琴及声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后响应清朝政府留学毕业会考,获得文科举人。不久,又留学德国,往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团的历史研究》(1916)。同年10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及斯特恩音乐学院继续研修。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留学时间最长的学生,也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20年,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编审员。1921年,担任国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1922年,经萧友梅提议,"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简称:北大传习所),担任此该所教务主任。1927年,蔡元培支持萧友梅筹建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他把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改"上海音乐院"),并且担任校长,直到病逝。他亲自设了"旧乐研革"课程(即中国古代音乐史),并自行编写教材。萧友梅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乐初集》、《新乐初集》等。尚有钢琴曲、管弦乐曲、大提琴、弦乐四重奏、合唱曲等。在过去多年,著名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林声翕曾跟从他学习和声,而他也曾出版很多教材:《风琴教科书》(1924)、《钢琴教科书》(1925)、《小提琴教科书》(1927)、《和声学》(1927)、《普通乐学》(1928)等。除此之外,还发表了超过50篇音乐论文。1940年12月31日萧友梅因为肺病在上海去世,由“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集资将其安葬在万国公墓。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迁坟公告,由于萧友梅亲属未看到公告,致使萧友梅墓地、墓碑(叶恭绰题写)遭夷平消失。2006年经过有关单位请示统战部,于2007年在北京香山脚下公主坟村萧友梅家族墓地建立了萧友梅衣冠冢和纪念碑,以供人们瞻仰凭吊。
相关
-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提供了一种标准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方法来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些API利用SQL来完成其大部分任务。ODBC本身也提供了
- 中波中波(英语:Medium wave,MW),是无线电的一个波长范围,其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中频。一般来说中波的波长范围为100米至1000米,中频则为0.3MHz到3MHz,其中用于广播通信的通常是550-1605kH
- 全印电视台全印电视台(印地语:दूरदर्शन,拉丁字母转译为:DoorDarshan,简写为DD),是印度的国家电视台,也是印度最大的电视台。隶属于印度政府新闻广播部下属的印度广播公司。全印电视台
- 圣帕特里克节圣帕特里克节(英语:Saint Patrick's Day),又称圣巴德利爵纪念日或圣博德节(爱尔兰语:Lá Fhéile Pádraig),是纪念爱尔兰主保圣人圣帕特里克(圣博德)主教的节日,在每年3月17日举行。公
- MgSOsub3/sub亚硫酸镁是亚硫酸的镁盐,化学式MgSO3。其最常见的水合形式有6个水分子,使其成为六水合物MgSO3 ·6H2O。加热到40 °C(104 °F)以上时,将脱水成三水合亚硫酸镁(MgSO3 ·3H2O)。 无水
- 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英语:Polyamide-imide,PAI)是为一种热塑性或热固性非结晶聚合物,具有优异机械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此等性能使聚酰胺酰亚胺为兼顾价格与性能时之优先考量
- 信息理论性死亡信息理论性死亡意指储存在脑部的讯息被摧毁的程度严重,乃至于在理论上回复原本人格已是不可能的状况。信息理论性死亡是为了提供一种无论未来的医疗技术多么进步,都能用来定义
- 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英语: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简称“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日本投降从而战争结束的日期及其后每年的纪念日。由于战事
- 链烷.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西爪龙西爪龙属(学名:Hesperonychus)属于驰龙科,是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年代为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西爪龙的化石是一个部分骨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