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

✍ dations ◷ 2024-09-20 08:15:32 #萧友梅
萧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省中山县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之称。萧友梅自幼在澳门接触西方音乐。1899年,就读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学、钢琴及声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后响应清朝政府留学毕业会考,获得文科举人。不久,又留学德国,往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团的历史研究》(1916)。同年10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及斯特恩音乐学院继续研修。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留学时间最长的学生,也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20年,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编审员。1921年,担任国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1922年,经萧友梅提议,"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简称:北大传习所),担任此该所教务主任。1927年,蔡元培支持萧友梅筹建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他把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改"上海音乐院"),并且担任校长,直到病逝。他亲自设了"旧乐研革"课程(即中国古代音乐史),并自行编写教材。萧友梅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乐初集》、《新乐初集》等。尚有钢琴曲、管弦乐曲、大提琴、弦乐四重奏、合唱曲等。在过去多年,著名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林声翕曾跟从他学习和声,而他也曾出版很多教材:《风琴教科书》(1924)、《钢琴教科书》(1925)、《小提琴教科书》(1927)、《和声学》(1927)、《普通乐学》(1928)等。除此之外,还发表了超过50篇音乐论文。1940年12月31日萧友梅因为肺病在上海去世,由“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集资将其安葬在万国公墓。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迁坟公告,由于萧友梅亲属未看到公告,致使萧友梅墓地、墓碑(叶恭绰题写)遭夷平消失。2006年经过有关单位请示统战部,于2007年在北京香山脚下公主坟村萧友梅家族墓地建立了萧友梅衣冠冢和纪念碑,以供人们瞻仰凭吊。

相关

  • 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是语言学的范畴。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辞可以令人: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经》:“修辞立
  •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西班牙语:Cráter de Chicxulub),又译奇虚乐陨石坑或契克苏勒伯陨石坑,是一个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撞击陨石坑,埋藏在地表之下。这个陨石坑的名称,取自于陨石坑
  • 制约反射经典条件反射(英语:classical conditioning,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反应条件反射、alpha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将这种产生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
  • 腐蚀性腐蚀性是指那些在接触时会破坏其他物质的化学品的特质。不同的腐蚀品可以腐蚀不同的物料,如金属及有机物等,但人们多关注于其对生物组织的伤害。“腐蚀”的英文名词“corrosio
  • 新斯科舍坐标:45°13′N 62°42′W / 45.217°N 62.700°W / 45.217; -62.700 (Nova Scotia)新斯科舍省(英语:Nova Scotia;法语:Nouvelle-Écosse),简称诺省, 是加拿大东南岸的省份,面积55,28
  • 清龈颚塞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在国际音标中以表示,有时也会写成(非正式写法),在X-SAMPA中以ts\表示。在汉语、日语、韩语、泰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中均有此发音。清龈颚塞擦音
  • 藤堂平助藤堂 平助(弘化元年(1844年) - 庆应3年11月18日(1867年12月13日)),为新选组第8队组长。后来成为御陵卫士(高台寺党)。藤堂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并且是名尊王攘夷思想的追随者。拥有典型的
  • 海生爬行动物海生爬行动物是群再次适应水生环境或半水生环境的爬行动物。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的中龙类。在中生代期间,许多爬虫类生物群适应海中生活,包括许多相似的演
  • 阿布贾阿布贾(英语:Abuja),尼日利亚首都,位于尼日利亚的中央地带,尼日尔河支流古拉拉河(Gurara)左岸。阿布贾原为锡矿开采地,中部公路网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1976年始建。尼日利亚政府决定
  • 救护人员紧急医疗技术员(英语: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缩写作 EMT)或称救护技术员(Ambulance Technician),通称救护员、急救员,通常是指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惟在一些国家,亦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