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

✍ dations ◷ 2025-04-25 10:33:24 #萧友梅
萧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省中山县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之称。萧友梅自幼在澳门接触西方音乐。1899年,就读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学、钢琴及声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后响应清朝政府留学毕业会考,获得文科举人。不久,又留学德国,往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团的历史研究》(1916)。同年10月,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及斯特恩音乐学院继续研修。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留学时间最长的学生,也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20年,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编审员。1921年,担任国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1922年,经萧友梅提议,"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简称:北大传习所),担任此该所教务主任。1927年,蔡元培支持萧友梅筹建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他把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改"上海音乐院"),并且担任校长,直到病逝。他亲自设了"旧乐研革"课程(即中国古代音乐史),并自行编写教材。萧友梅亦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乐初集》、《新乐初集》等。尚有钢琴曲、管弦乐曲、大提琴、弦乐四重奏、合唱曲等。在过去多年,著名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林声翕曾跟从他学习和声,而他也曾出版很多教材:《风琴教科书》(1924)、《钢琴教科书》(1925)、《小提琴教科书》(1927)、《和声学》(1927)、《普通乐学》(1928)等。除此之外,还发表了超过50篇音乐论文。1940年12月31日萧友梅因为肺病在上海去世,由“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集资将其安葬在万国公墓。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迁坟公告,由于萧友梅亲属未看到公告,致使萧友梅墓地、墓碑(叶恭绰题写)遭夷平消失。2006年经过有关单位请示统战部,于2007年在北京香山脚下公主坟村萧友梅家族墓地建立了萧友梅衣冠冢和纪念碑,以供人们瞻仰凭吊。

相关

  • 木灰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残留的灰烬物质,属碱性,碱性的主要来源是碳酸钾(K2CO3)。可用做无机肥料。在化学肥料普遍使用前,农家的草木灰是指由山草、禾秆和树枝等燃烧煮食后的灰烬,注意:
  • 融合抑制剂融合抑制剂(fusion inhibitor),又称为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是一种抗艾滋病靶向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与质膜融合从而阻断HIV感染CD4+ T细胞。融合抑制剂不仅能避免HIV
  • 生物的单次繁殖和多次繁殖生物的单次繁殖和多次繁殖(Semelparity and iteroparity)是指动物物种的繁殖策略。单次繁殖的动物一生只会繁殖一次,然后死亡;而多次繁殖的动物终其一生可进行多次繁殖行为。
  • 保罗·弗洛里保罗·约翰·弗洛里(英语:Paul John Flory,1910年6月19日-1985年9月9日),美国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生于伊利诺州斯特灵,以其在高分子领域的大量工作和杰出成就闻名于世。他是高分子溶
  • 生理机制肾生理学(renal physiology、拉丁语:rēnēs、"肾")为肾的生理学研究。这包括肾脏的所有的功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及其它小分子的再吸收;钠、钾及其它电解质的调节;体液平衡(Flui
  • 乳房发育乳腺发育主要是在出生后,在青春期时,女性乳腺中会形成小管及分支,这建立了从乳头开始,类似树的网络。在发育时,乳腺上皮细胞持续的产生,由少见的上皮细胞维护,配成了乳腺祖(mammary
  • 大规模攻势行动德国伤亡估计:苏联伤亡估计: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
  • 一号坦克一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意为一号装甲战斗车辆)是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或小坦克,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SdKfz 101(“第101号特殊用途
  • 牛津街牛津街(英语:Oxford Street),是英国伦敦的商业街道,由东向西走,共有3公里。 在12世纪至18世纪,牛津街为死刑犯行刑之地,绞刑架就在西端街头大理石拱门处。 现在繁华的牛津街上,还时常
  • 伦敦港伦敦港(英语:Port of London)是自英国英格兰伦敦泰晤士河河岸延伸至北海海岸的港口。伦敦港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现在则是英国第二大港口,仅次于伊明汉姆港。伦敦港由伦敦港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