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书)

✍ dations ◷ 2025-08-13 17:39:17 #史部杂史类,国别体,先秦典籍,前5世纪书籍

《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三家灭智(前453年)。

关于《国语》作者问题历代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国语》有多家注文,东汉的郑众、贾逵都曾注解《国语》,三国时魏的王肃、吴的虞翻、唐固、韦昭,晋的孔晁等也有注文,但多散佚,只有韦昭《国语解》独存。

《国语》全书共21卷,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国语》叙事“繁芜蔓衍”,常集中几件事件,加以渲染,增添细节,不如《左传》的文字简洁洗练。如〈晋语〉所记骊姬之乱、晋文公的流亡,都甚为细腻曲折。先秦典籍中,《国语》受到的批评甚多。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一般以为是当时贵族教育中的教材。《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鲁语上》记鲁太史里革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但因《国语》着重记实,思想表现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故较显驳杂。《国语·晋语》在全书二十一篇中独占九篇,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然《吴语》仅记夫差伐越和吴国灭亡、《越语》仅记勾践灭吴,因而有人称《国语》为晋史。

《国语》记事与《左传》相同者有60余事。《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其他还包括朝聘、飨宴、讽谏等重要事迹。

相关

  •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2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制发。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武汉市卫生健康委或武汉市卫健委,是武汉市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2018年3月,中华人
  • 加拿大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英语:Canadian Space Agency,CSA,法语:Agence spatiale canadienne,ASC)该组织是由加拿大工业部管理,成立于1989年,总部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组织的目标是成为开发和利
  • 互补cDNA互补DNA(英语:complementary DNA,缩写cDNA)是一种利用逆转录酶,以RNA(通常是mRNA)为模板做成的复制品,经常用来将真核生物的基因(以mRNA形式)复制到原核生物细胞中。若一个cDNA含有许
  • 4d5 5s12, 8, 18, 13, 1蒸气压第一:684.3 kJ·mol−1 第二:1560 kJ·mol−1 第三:2618 kJ·mol主条目:钼的同位素钼(Molybde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o,它的原子序数
  • 三角洲工程三角洲工程(荷兰语:Deltawerken),在荷兰西南国土的一系列防洪工程,用来保护莱茵河-默兹河-斯海尔德河三角洲地带。在1953年2月洪水发生之后,荷兰政府就开始提出这项工程计划。这项
  • 莫尔登市莫尔登(英语:Malde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座城市。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市人口为59,450人。2009年,莫尔登市被彭博商业周刊评为马萨诸塞州“最适合养育
  • 竞赛竞赛是由一群相关的竞争者参与的比赛项目,绝大部分会有2场以上的赛程在相同时段举行。胜负原则一般是汰弱留强,重视智慧、美貌、智商与记忆力,也有些只着重运气。竞赛不同各有
  • 斜张桥斜拉桥(Cable-stayed bridge),又称斜张桥,是指一种由一或多座桥塔与钢缆组成来拉起桥面的桥梁。斜拉桥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以钢缆与主塔连接的方式区分。斜拉桥可分为单塔斜拉桥
  • 椰子纤维椰子纤维,(又称:椰壳纤维),是从椰子壳中提取的天然纤维,用于地板垫、垫垫、刷子和床垫等产品中。椰子是在硬的,内壳和椰子外层之间发现的纤维材料。棕色椰子(由成熟的椰子制成)的其他
  • 帝国航空帝国航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