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书)

✍ dations ◷ 2025-11-15 03:41:56 #史部杂史类,国别体,先秦典籍,前5世纪书籍

《国语》是中国国别史之祖,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杂史类。记录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之历史。上起穆王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三家灭智(前453年)。

关于《国语》作者问题历代存在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彪、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如傅玄、刘炫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唐朝啖助、陆淳皆以为与左氏文体不类。一般认为是集体创作,“定非一人所为”,清朝赵翼提出《国语》为“左氏持简料而存之,非手撰也”。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左丘明可能参与了其中的工作。

《国语》有多家注文,东汉的郑众、贾逵都曾注解《国语》,三国时魏的王肃、吴的虞翻、唐固、韦昭,晋的孔晁等也有注文,但多散佚,只有韦昭《国语解》独存。

《国语》全书共21卷,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国语》叙事“繁芜蔓衍”,常集中几件事件,加以渲染,增添细节,不如《左传》的文字简洁洗练。如〈晋语〉所记骊姬之乱、晋文公的流亡,都甚为细腻曲折。先秦典籍中,《国语》受到的批评甚多。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一般以为是当时贵族教育中的教材。《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鲁语上》记鲁太史里革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但因《国语》着重记实,思想表现也随所记之人、所记之言不同而各异,故较显驳杂。《国语·晋语》在全书二十一篇中独占九篇,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然《吴语》仅记夫差伐越和吴国灭亡、《越语》仅记勾践灭吴,因而有人称《国语》为晋史。

《国语》记事与《左传》相同者有60余事。《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其他还包括朝聘、飨宴、讽谏等重要事迹。

相关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塞杰斯塔塞杰斯塔(古希腊语:Ἕγεστα,转写:Egesta;西西里语:Siggésta)是古希腊城市之一,由伊利米人创建,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西北部。塞杰斯塔在历史上长期和塞利农特对立。在公元前580年
  • 闽南借音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银柴胡银柴胡(学名:Stellaria dichotoma var. lanceolata)为石竹科繁缕属下的一个变种。
  • 梅肯梅肯(英语:Macon /ˈmeɪkən/),正式名称梅肯-比伯县(Macon–Bibb County),位于美国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东南约81英里(约130公里)处,人口约15万,是该州第五大城市、工业重镇,其传统产
  • 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рублэ транснистрянэ)是位于摩尔多瓦东部的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的流通货币。辅币单位戈比,1卢布=100
  • 华富里府华富里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ลพบุรี,皇家转写:Changwat Lop Buri,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之一个府。华富里府的行政区的行政区共分为11个县(Amphoe);再分成124个区(Tambon);最后细分
  • 布拉格广播电台布拉格国际广播电台(捷克语: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英语: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是捷克国营电台——捷克广播电台(英语:Czech Radio)的第七套广播频率,也是捷克的对外广播
  • 公教“大公教会”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381年《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中的“一个神圣、完全、被差遣的教会”(希腊语:Ἁγίαν, Καθολικὴν καὶ Ἀποστολικὴ
  • 卡嘉·瑞曼 卡嘉·汉兴·莱妮·瑞曼(德语:Katja Hannchen Leni Riemann;1963年11月1日-),是一名德国一代艳星威尼斯影后女演员,著名电影如《该死的歌德》及《吸特乐回来了》等。此外,她还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