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布素

✍ dations ◷ 2025-09-02 22:25:10 #萨布素
萨布素(?-1701年),富察氏,隶属满洲镶黄旗,清朝早期军事人物,曾参与对俄罗斯帝国的战事。萨布素来自军人世家,由四世祖充顺巴本开始,世代为岳克通鄂城主。充顺巴本有一名叫哈木都的后代率部归附清太祖,被派往屯驻吉林,在那里定居下来。萨布素最初任职骁骑校,后迁协领。康熙十二年,任宁古塔镶红旗驻防协领。次年,任宁古塔副都统。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派觉罗武默讷率领大臣瞻领长白山,萨布素奉宁古塔将军巴海之命支援他们。任务完成后,次年萨布素被晋升为宁古塔副都统。其时俄罗斯帝国势力东渐,在黑龙江雅克萨城旧址建造阿尔巴津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命令萨布素与郎坦等将领共同率兵侦察雅克萨及附近地区情况。巴海与萨布素引一千五百人在黑龙江边建造两座木城,分别名为黑龙江及呼玛尔。次年(1683年),萨布素向朝廷上疏,申请在战船建好后立即攻打雅克萨。在北京的官员同意申请,但康熙没有批准。不久康熙颁令巴海回守吉林,萨布素跟另一名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祜被改派往额苏哩驻守。萨布素调动兵力往额苏哩耕种,又向朝廷申请以宁古塔的军队轮更驻守。康熙不希望士兵过于劳苦,于是命令在黑龙江建城,新设黑龙江将军、副都统等职位,并以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其后康熙派瓦山及果丕与萨布素商议进兵日期。萨布素主张在来年(1684年)四月以水陆两路进攻雅克萨,如不能攻下城池,则芟除周围的农作物。康熙主张谨慎行事,至二十四年(1685年)才派遣朋春进攻雅克萨。萨布素在与朋春会师并攻克雅克萨城后,奉命移驻墨尔根,并在那里建造城池。次年(1686年),萨布素上疏指俄罗斯人再度盘踞雅克萨,康熙派郎中满丕查访得实后,即命令萨布素暂停墨尔根的移民计划,改为率领二十名宁古塔士兵进攻雅克萨,又命郎坦及班达尔沙二将会师。萨布素调派军队和船只围困雅克萨,并采取措施防止附近的尼布楚派遣援军来救。后来俄罗斯帝国经荷兰使节斡旋,提出派遣代表团谈判划界事宜,并要求清朝撤出雅克萨。康熙答应撤军后,俄罗斯派遣以费耀多啰为首的使节团到尼布楚,与清朝代表索额图等人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雅克萨城一带划归清朝,俄罗斯依约拆毁雅克萨城并迁走当地居民。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萨布素往北京述职,得到康熙的优待:他获得优厚的赏赐,并获准与内大臣同坐。随后萨布素获委任总管索伦等部的贡物,他上疏陈述各部日常生活、风俗、游牧狩猎等情况,并制订相关规例。所有建议都获康熙批准施行。康熙三十七年,任一等轻车都尉、赐御袍及缨纬。

相关

  • 高血压高血压(英语: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不过长期高血压为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
  • 分类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中国-康奈尔-牛津计划(China–Cornell–Oxford Project)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对于流行病的大型观察性研究,由康纳尔大学、牛津大学和中国政府共同出资1990年5月,《纽约时报
  • 匈人匈人是一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群体。在公元前至2世纪期间他们被怀疑与在亚洲的北方活动的匈奴人有关,他们在4世纪西迁到了东欧被首次发现,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欧
  • 鳞片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
  • Pathology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病理学(pathology)是医学领域的一门分支
  • 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Calutron)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英文:Calutron) 是一种同位素质谱仪,其最初的设计和使用是为了分离铀的同位素, 由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在曼哈顿计划期间根据他早前发明的回旋加速
  • 自贡恐龙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化的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包括了3个纲、11个目、15个科的属种。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郊的大山铺镇238号
  • 开普勒22b开普勒22b(英语:Kepler-22b)是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所发现第一个位于类太阳恒星适居带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22b位于天鹅座内,距离地球600光年,环绕着类太阳恒星开普勒22公转。
  • 子实层体子实层体(英语:Hymenophore)是真菌的子实体中含有子实层的结构,此名词于1665年由罗伯特·胡克提出。以伞菌为例,子实层专指蕈褶(gill)表面可以产生担孢子构造,而子实层体则是指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