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

✍ dations ◷ 2025-11-19 20:35:27 #量子化学,光谱学

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Hund's rule of maximum multiplicity)是洪德规则中的第一条,于1925年由弗里德里希·洪德提出。因其在原子化学、光谱学、量子化学中的重要性,又常被简称为洪德规则,而忽略洪德的另外两条规则。一些中学教材里面介绍的洪德规则实际上是本规则,如在人教版化学选修教材中,洪德规则被表述为:“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可以表述为:一个确定的电子排布的所有能态中,自旋多重度最高的能态能量最低。

运用光谱学的语言,上面的“能态”一词可以换为“光谱项”。上面表述中的“自旋多重度”是化学用语,它等于2S+1,其中S是体系的自旋量子数。自旋多重度是在S给定的情况下自旋磁量子数mS的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上面表述中的“自旋多重度最高”也可以等价地表述为“自旋量子数最大”。

原始的洪德规则是基于对原子的观察而得出,但化学家经常将洪德规则用在分子和分子片(自由基)上面。最常见的例子是光化学中借助洪德规则而得出基态为单重态的分子的最低能量的三重态(S=1,光谱学记号T1)比单重态第一激发态(S=0,光谱学记号S1)的能量要低。推广后的洪德规则也是广泛适用的,但有部分例外,详见下文。

对于这一规则,早期的一个解释是,高自旋态迫使电子占据不同的空间轨道,减低了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作用。然而近代的量子力学计算表明,洪德规则的真正原因是高自旋态下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作用受到较少的屏蔽。

对于硅原子,基态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2,只有3p亚层不是全满,故只要考虑p2排布对应的光谱项,简单的计算可知它包含三个光谱项1、3与1,由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可知基态光谱项为3,右图中画出了这一光谱项所包含的其中一个状态(==1)。

2004年,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称为DMX(英语:5-dehydro-m-xylylene)的三自由基,是第一个被发现不符合洪德规则的有机体系。

相关

  • 文献学文献学可以指:
  • 胜海舟胜海舟 / 胜安芳(1823年3月12日-1899年1月19日),日本幕末开明政治家,江户幕府海军负责人。曾留学美国学习海军军事。在坂本龙马行刺他的时候说服龙马成为他的门生。幕府崩溃前夕,
  • 质子-质子链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是恒星内部将氢融合成氦的几种核聚变反应中的一种,另一种主要的反应是碳氮氧循环。质子﹣质子链反应在太阳或更小的恒星上占有主导的地位。克服两个氢原子核之间
  • 新绛县新绛县在中国山西省中部偏南、汾河下游,西倚吕梁山脉;隶属于运城市管辖。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新绛古称绛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和戏曲之城。春秋时,这里称“绛
  • 伊米尔·哈卡伊米尔·哈卡(Emil Hácha,1872年7月12日- 1945年6月27日)是捷克的律师,担任1938年至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39年至1945年作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统 。哈卡生于1872
  • 三芝老街三芝老街位于新北市三芝区,范围以中正路、公正街为主。以周边北海岸的三芝以优美的海岸线、观光果园以及农产特色闻名,除了筊白笋和西瓜、山药远近驰名之外,近十年来因为多位艺
  • 斐多篇《斐多篇》(古希腊语:Φαίδων, , 希腊语发音:)是柏拉图的第四篇对话录,内容为苏格拉底饮下毒药前的对话。斐多篇当中的叙事者为斐多,一个曾受过苏格拉底帮助的年轻人并成为其
  • 千代大海龙二千代大海龙二,(29/4/1976-),原名须藤龙二(旧姓广岛),日本大分县大分市出身的前大相扑力士(出生地北海道千歳市)。身高1.81米,重158公斤,所属的相扑部屋是九重部屋。他在1992年开始
  • 白序橐吾白序橐吾(学名:)是菊科橐吾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400米至3,52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Damage《Damage》是安室奈美惠以个人单独名义发行的首张数位单曲,2012年10月24日开始提供片段下载,10月31日开始提供全曲下载,12月5日开始提供音乐录影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