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偶蹄类脑病

✍ dations ◷ 2025-11-08 19:01:13 #外来偶蹄类脑病
外来偶蹄类脑病(英语:Exotic ungulate encephalopathy,缩写为EU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由普利昂蛋白质引起的脑病变,主要侵袭在动物园中被人类饲养的动物。在1990年代开始,在英国动物园中的多个物种就被发现感染了这个疾病,包括扭角林羚、安氏林羚、南非剑羚、伊兰羚羊、阿拉伯大羚羊、弯角剑羚、Ankole-Watusi牛、与美洲野牛。研究指出,这个疾病的传染途径,可能是经由动物饲料中添加的肉骨粉。所有染病动物在1990年代死亡,而最近一次病例出现在1998年。

相关

  • 再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原指用化学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从经过辐照的核燃料中分离可裂变的钚同位素。 但现代核燃料后处理已不仅仅着重于回收钚,还可以分离其它有用的元素,比如铀、甚至
  • 属地属地(英语:Dependent Territory或Dependent Area或Dependency)是附属于主权国家之下,但拥有部分独立管治权力的地区。虽然没有完整主权,但是其政治地位异于管治国主体的其他领土,
  • 流明流明(英语:Lumen),符号为lm,是光通量Φ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光通量(luminous flux)反映了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变化敏感度,是从一光源放射出的可见光的量度。每单位面积所接收到的光
  • 蛋白质粒蛋白质体(英语:Proteinoplast, proteoplast, aleuroplast, aleuronaplast),又称造蛋白体、蛋白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储存结晶形式的蛋白
  • 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是所有机械式地用物理探针在样本上扫描移动以探测样本影像的显微镜的统称。其影像分辨率主要取决于探针的大小〔通常在纳米的范
  • 樱井草科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1
  • 成人体内大约有210种细胞人体内有数百种特异的细胞类型,总共有多于一百兆的细胞。细胞类型可以依照其组织来源进行分类。然而,某些细胞的行为可能是受其外周组织影响的。
  • 太田朋子太田朋子(日语:太田 朋子,1933年9月7日-),日本遗传学家,主要贡献在分子演化领域,1973 年,太田发表近中性演化理论(日语:分子进化のほぼ中立说),提倡“分子阶段的损害较小的突变(1990 年后,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英文: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NR), 别称为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他是一个酵素,功能为把核苷酸催化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常被使用于DNA
  • 氮原子2s2 2p32, 5蒸气压第一:1402.3 kJ·mol−1 第二:2856 kJ·mol−1 第三:4578.1 kJ·mol−1 (主条目:氮的同位素氮是一个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为7,在丹尼尔·卢瑟福在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