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

✍ dations ◷ 2025-04-02 20:25:06 #滴定

凯氏定氮法(英语:Kjeldahl method,全称凯耶达尔定氮法,简称凯氮法)是分析化学中一种常用的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由凯耶达尔在1883年发明的。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从337℃到373℃)。样本的分解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

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这一步会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钠滴定。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

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一般被称作总凯氮量。总凯氮量有时并不能真正地反映样本中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部分含氮量可能不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

如今,凯氏定氮法已经可以自动化进行,一些催化剂(如氧化汞或硫酸铜)也被使用来提高反应速率。

转换因子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得的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理想状态下的蛋白质中的氮含量约为16%,所以测量值乘以6.25即为蛋白质量。下表为总结出的转换因子数值。

凯氏定氮法的普遍适用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已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它已经被确定为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给出真实的蛋白质含量,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这可以从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体现:三聚氰胺,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被添加到了食品中以伪造较高的含氮量。另外,由于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种方法也需要许多不同的校正因子。而且,凯氏定氮法还需要使用浓硫酸和较长时间的加热(一般来讲,大于1小时)。这也造成了在粗略测量蛋白质含量时,杜马法(英语:Dumas method)有时更方便些。

相关

  • 盆地盆地(英语:Basin),地貌学的盆地的特征为盘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常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山所围绕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种。在云贵
  • 蚩尤.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计算社会科学计算社会科学(英语: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指的是在社会科学中采用电脑运算方法的学术分支,运算用以建立模型、模拟、分析社会现象。次分支包括计算经济学、计算社会学、
  • 北势溪 (新北市)北势溪(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Pak-s
  • 萨丁尼亚海萨丁尼亚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和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岛之间,最深点在梅诺卡岛西北面150公里,水深约3,000米。坐标:40°00′N 6°00′E / 40.000°N 6.000°
  • 陈鸿 (唐朝)陈鸿,字大亮,一名鸿祖,颍川人,唐代官员。出身秀才,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曾在定安公主嫁回鹘崇德可汗时担任“赴回鹘婚礼使判官”。著
  • 南方小檗南方小檗(学名:)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种。
  • 与媒体对抗 (网站)与媒体对抗为一台湾网站,简称媒抗。该网站成立之最初目的是因应八掌溪事件时台湾媒体的不当行为,而后内容则多针对台湾媒体乱象。主要内容本为踢爆台湾媒体的假新闻,后逐渐变成
  • 苻姓苻姓是一个中国氐族的姓氏,最早的起源来自于氐族首领苻洪。晋朝氐族首领苻洪原名蒲洪,后以谶纬有“艸付应王”,遂改苻姓。其子苻健称帝,建立前秦。子苻生继位,暴虐无道,被宗室苻坚
  • 达纳·罗拉巴克达纳·罗拉巴克(Dana Tyrone Rohrabacher,1947年6月21日-)美国众议院监察委员会主席、加州第46选区的共和党众议员。罗拉巴克议员非常有个性,以讲话直言不讳为人所知。他经常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