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恨,又译为厌恶理论,蔑视理论,厌恶学问等(古希腊语:μισολογία),为对理性的仇恨其中一种解说。源于对逻辑推理、逻辑论证和苏格拉底反诘法的排斥及不信任。
这个词源自柏拉图的作品《斐多篇》(Φαίδων),该篇描写了苏格拉底最后的时光和处决方式,揭示了苏格拉底因追求哲学而冒犯了不少人。
柏拉图的《斐多篇》讲述了埃利斯的斐多的故事,他回忆起与苏格拉底共处的最后几个小时,埃切克拉底听说了苏格拉底被处死的消息,但没有详细的资讯,因此他很好奇。斐多是苏格拉底被执行死刑时在场的人之一,他开始解释说,他和其他人早在死刑当日就聚集在苏格拉底的囚室。在那里,西米亚斯和塞伯斯已开始与苏格拉底讨论来世,尤其是塞伯斯对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认为灵魂是不朽的。斐多提及那时苏格拉底曾提出一个有关灵魂不朽的论点,而西米亚斯和塞伯斯进行完美的反驳过程。斐多以这个故事对埃切克拉底说:
听了西贝亚斯和塞伯斯的反对意见,我们全都感到非常沮丧,这是我们后来相互交谈时得知的。在这场讨论的前半段,我们本来都已经非常相信了,可是这个时候我们感到他们把我们的信念颠覆了,把我们的自信心摧毁了,不仅涉及已经说过的内容,而且涉及后来的内容。我们也许缺乏判断的能力,或者说可以证明这些事实本身是不可靠的。
然后斐多告诉埃切克拉底,在回答西米亚斯和塞伯斯的论点之前,苏格拉底毫无疑问地看到他们的反对在所有在场人士中引起了不安,而斐多本人向埃切克拉底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决不能因为这种反对而灰心,并因此拒绝哲学。斐多谈论苏格拉底的部分由此开始:
这是在人们变得厌恶人的意义上说的。对任何人来说,没有比理性恨更大的不幸了。理性恨和厌恶人类是以同样的方式产生的。厌恶人类的产生是由于不加批判地相信某人。你假定某个人绝对诚实、忠心、可靠,而后又发现他是虚伪的、不可靠的。同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由于对这些被认为是你最亲近朋友的反复感到失望,你和他们的友谊均以可恨的结果而告终,这种情况会使你厌恶任何人,认定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真诚。
苏格拉底提醒了读者,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品格而讨厌他的同伴,由此他们也不应该讨厌论证和理性,提出论证而冒犯别人只是他们可能未能宏观地看待论点上的优点和缺点。
1833年,理性恨这个论说得到了证明。1871年时,本杰明·乔伊特(英语:Benjamin Jowett)翻译柏拉图的作品《对话录》就曾记载:“有厌世者或男人的仇敌,也有理性恨和想法的仇敌。 ”
康德在1785年的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段落中也使用德语描述此术语:“Misologie,d. i. Haßder Vernunft”;而到了1895年,托马斯·金斯米尔·雅培(英语:Thomas Kingsmill Abbott)更直接把该句翻译成“对理性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