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共产主义

✍ dations ◷ 2025-08-22 13:48:25 #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共产主义,苏联措辞,1910年代经济,1920年代经济,1918年俄罗斯建立,1920年代苏联

战时共产主义(俄语:Военный коммунизм)是苏俄在1918年-1921年国内战争时期推出的一项经济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非常时期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城镇和军队的粮食与武器供应。该政策由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于1918年6月颁布实施,1921年3月21日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取代。

战时共产主义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政策的实质至今仍有争议,包括部分布尔什维克在内一些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唯一目的即为夺取国内革命的胜利。但另有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领导人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项尝试,并冀希望于通过的该政策实施使经济产量大幅攀升。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帮助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挺过了国内战争的危机。鉴于该政策取得的成功,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没有收缩,却反而被加强。而此时的俄国已因多年的战争而民穷财尽,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了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之严重的干旱造成了巨大的灾荒,全俄约300万人至1000万人饿死。发挥了重大威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的罢工活动甚至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参与叛乱。苏维埃政权出现的政治危机震惊了革命的领导人列宁,他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921年3月21日的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通过了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先前施行的战时共产主义。

相关

  • 路氹城路氹城(Cotai,Coloane-Taipa)位于澳门的氹仔与路环之间,是组成澳门的四大部分(区域)之一。该地段本来是一处海面,为外十字门的东部。1960年代建成路氹连贯公路后,西侧水流减缓,形成了
  • 镅的同位素镅的同位素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瓦西里·爱罗先珂瓦西里·雅科夫列维奇·爱罗先珂(俄语:Васил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Ерошенко,转写:Vasili Yakovlevich Eroshenko,乌克兰语:Василь Якович Єроше
  • 狭义相对论发现史 狭义相对论发现史讲述的是狭义相对论从无到逐渐确立的过程。在其发现过程中,包括了阿尔伯特·迈克耳孙、洛伦兹、庞加莱等先辈的研究发展许多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结果的过
  • 美柔汀美柔汀(mezzotint)是铜版画表现技法之一,中文翻译“美柔汀”版画,属于版画技法的凹版画,多数采用铜版为版材,主要工具有摇点刀、刮刀、磨刀等专业版画器材。
  • 红杉 (超级电脑)红杉(Sequoia)是由IBM建造的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英语: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之高级仿真和计算计划(英语:Advanced Simulation and Computing Program)(ASC)蓝色
  • 緁伃妾娋印緁伃妾娋印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鸟虫篆玉印。印章刻有“緁伃妾娋”四字鸟虫书。由于明清时,藏家将“緁伃妾娋”解读为“婕妤妾趙”,故指玉印主人是汉成帝宠妃婕妤趙飞燕,或称趙
  • 鲁道夫·鲍里索维奇·巴尔沙伊鲁道夫·鲍里索维奇·巴尔沙伊(俄语:Рудольф Борисович Баршай,1924年9月28日-2010年11月2日 ),俄罗斯指挥家、中提琴演奏者。巴尔沙是著名的包罗定弦乐四
  • 进入死神的魔爪《往返地狱的出租车——进入死神的魔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幅著名的历史照片。由美国海岸警卫队首席摄影师罗伯特·F·萨金特于1944年6月6日在法国下诺曼底卡尔瓦多斯省诺
  • 浅井氏浅井氏(日语:浅井氏/あざいし)是日本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的武家氏族,发迹于近江国浅井郡丁野(现滋贺县长滨市内),原本为京极氏的家臣,后来取代主家在北近江的地位,虽然一度臣服于南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