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阿尔托桥(意大利语:Ponte di Rialto、英语:Rialto Bridge)是意大利威尼斯四座横跨大运河的桥梁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里阿尔托桥属于文艺复兴风格,也被称为“白色巨象”,两旁则是市场及餐厅。
第一座跨越大运河的桥梁是由Nicolò Barattieri于1181年设计的一座浮桥。这座桥被称为钱币桥,大概是因为造币厂位在东面入口附近。
位在东岸的里阿尔托市场后来逐渐发展,重要性的上升也让浮桥的交通流量增加。因此,它在1255年被改建成木桥。这座桥拥有有两段倾斜的桥面,并在桥中央的相连结,桥中央的部分可以移动,足以让高大的船只通过。位在桥梁附近的市场最终导致桥梁的名称改变。在15世纪初,零售商店分别沿着桥梁的两侧设立。租金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有助于维修桥梁。
木材建造的桥梁必须非常注重维护的工作。Bajamonte Tiepolo在1310年领导的革命曾烧毁这座桥的一部分。这座桥在1444年因为人群挤到桥上欣赏船支游行而倒塌,并且在1524年再次倒塌。
以石桥来重建的想法首次在1503年被提出来。在些下来的数十年中,人们曾先后提出几个不同计划。
意大利政府在1551年要求设计师提出里奥托桥的重建计划。几位著名的建筑师,例如桑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安德烈亚·帕拉弟奥及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都曾提出重建计划,但所有的方案都包括几个古典的桥拱设计,当局认为并不适合这座桥。甚至伟大的米开朗基罗被认为是桥梁设计师的人选。
目前横跨大运河的单拱石桥里阿尔托桥是由安东尼·庞特(Antonio da Ponte)所设计的,完工于1591年。两边倾斜的桥身被引导到中央的门廊。因为这次桥梁工程被认为过于大胆,所以建筑师文森诺斯卡莫齐(Vincenzo Scamozzi)预测它将会倒塌。里阿尔托桥后来成为威尼斯建筑的代表之一。
今天,商店与摊位充斥里阿尔托桥的两侧,也让这里成为威尼斯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