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言令式

✍ dations ◷ 2025-07-13 19:19:34 #定言令式

定言令式,是德意志哲学家康德在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一书中所提出的哲学概念。

康德认为,道德完全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只有因基于道德的义务感而做出的行为,方存在道德价值。因心地善良而做出的义举,或是因义务而做出的德行(譬如军人因救灾而牺牲),都不能算作真正有德的行为。道德应当,而且只应当从规律概念中引申演绎而来。尽管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遵循某种规律,但只有理性生物(人)才具有按照规律的理念而行动的能力(自由意志)。就客观原则对意志的约束规范而言,其命令尽管是强制的,但同时也是理性的。这种理性命令的程式,就叫作“令式”。

令式有两种。如果某种行为无关于任何目的,而出自纯粹客观的必然性,那么这种令式才是“定言令式”。如果行为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则被康德称为“假言令式”。

康德认为,定言令式总是先天而综合的。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中表明,定言令式为先验的自由的理性基于自律即“意志在一切行为中对于自己是一项法则”为自己所立的法则,其表现出的原则即为“除非你的格律也能将自己视为一项普遍法则,否则不要依之而行动”,其内容即为定言令式且亦为道德的法则。

如果我们已先上升到纯粹理性底原则,并且达到完全满意底程度,则这样下降到通俗概念,的确是极可称许之事;而这表示:先在形而上学底基础上建立道德底学说,到它确立之后,再藉通俗性使人接受它。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的论述中,康德认为,道德不能也绝不能以经验为基础而建立,且绝不能混入任何经验的成分,但将已经确立的法则应用到经验之中,确实有助于通俗的理解,为此,在书中亦举出四个实例。

书中的四个实例分别对应了对应了四种义务类型,不为结束痛苦而自杀为对己完全义务,不为了贷款还不出来的钱说谎为对他人完全义务,不荒废自己的天赋为对己不完全义务,不在有能力时不帮助他人为对他人不完全义务,其中完全义务中不能执行的准则是自相矛盾,无法普遍化的,因此完全义务应当被严格地遵守,而不完全义务中的准则虽能普遍地不被执行而无自相矛盾,我们(纯粹实践理性的有理性者)却不会意愿这项准则普遍化,因此其属于广义而言的义务。

一个人由于一系列不幸而感到绝望而厌倦生活,但至少仍拥有他的理性,以至于他可以问自己是否违背了自己承担自己生命的义务。他的准则是:“从自爱中我采用它作为缩短我的生命的一个原则,因为它的持续时间更长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罪恶感而不是满足感。”

若出于自爱而为了结痛苦而自杀,则同样的自爱会去推动生命的进展,因此这项准则便已自相矛盾,绝不可能成为普遍法则。

既然自杀是为了逃避痛苦这个目的,那自杀这件事必是把应被当作目的的人类(自己)只当作逃避痛苦的手段,此即违反第二形式。

纵使我知道自己不能还钱,但我为了解决缺钱困难,我仍然借钱并许下还款承诺。

如果所有人以此准则行动,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对方还款承诺,最后我根本借不了钱,所以便形成实践矛盾,即不可能成为普遍法则。

这条准则行动时是把其他人视之为工具,实现自己的欲望,其他人也不会赞同这种只有工具意义的行动者,即违反第二形式。

因为这条准则的目的是由外在对象引起,使我想获得这种对象,不是完全自我决定而表现出来,即违反第三形式。

相关

  • 标准状态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简称标状态,是一种为了方便计算体系性质的参考态。常见的体系有:纯物质、混合物或溶液。虽然 IUPAC 推荐了一套通用的标准状态, 但原则上,标准状态可以任
  • 柴之芳柴之芳(1942年9月-),中国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籍贯浙江省宁波鄞县,出生于上海。1964年,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毕业。1980年-1982年,德国科隆大学洪堡访问学者。
  • 四象四象在中国一为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一为《易经》中的“少阳、少阴、太阳、太阴”。四象时常被运用于战场上的军列,成为打仗时的保护神。后来,四灵被人们
  • 婆罗米系文字婆罗米系文字或印度系文字,是印度孔雀王朝的婆罗米文衍生而来的一种书写系统,属于元音附标文字(Abugida)。其被广泛使用于南亚、东南亚、部分中亚及东亚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第四
  • 古庄干郎古庄干郎(1882年—1940年),日本军官,1936年8月1日以日军陆军航空本部中将部长身份调往台湾担任台湾军司令官,1938年免。
  • 朱炳德朱炳德(朝鲜语:주병덕/朱炳德 ,1936年11月5日-2020年5月22日),大韩民国警察、政治人物。曾任警察大学校长、忠清北道知事。1936年生于忠清北道阴城。先后毕业于清州高等学校、檀国
  • 冰霜与烈火《冰霜与烈火》是雷·布莱伯利于1946年写的科幻短篇小说,是他的短篇小说集《R代表大箭》中的第十四篇作品。《冰霜与烈火》并不算是雷·布莱伯利的代表作,但因为被收录于施咸
  • 阿特金森循环阿特金森循环(英语:Atkinson cycle)是一种由英国工程师詹姆士·阿特金森(英语:James Atkinson (inventor))(James Atkinson)于1882年发明的内燃机形式。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提高了效
  • 晓尔基诺晓尔基诺,是位于克里米亚的一座城镇,位于该半岛南部亚速海沿岸,距离首府辛菲洛普145公里,始建于1978年,面积34.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0米,2011年人口11,231。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
  • 彼得·博特彼得·博特(荷兰语:Pieter Both,1568年-1615年3月6日),曾于1599年担任 New Brabant Company 的舰队指挥官。1609年,荷兰董事会任命彼得·博特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首位亚洲总督。1610年12月19日,彼得·博特抵达万丹就职。4年后卸任,返回荷兰途中在毛里求斯附近死于海难。毛里求斯的第二高山彼得·博特山(英语:Pieter_Both_(mountain))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