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 dations ◷ 2025-08-13 21:20:01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罗马化:Sergéy Vasíl'yevich Rakhmáninov,IPA:,英语: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儒略历3月20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拉氏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大诺夫哥罗德附近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分: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英语:Nikolai Dahl)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见“1905年俄国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英语:Symphony No. 2 (Rachmaninoff))》,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5年初,以两周的时间完成十五首东正教《彻夜祷(英语:All-Night Vigil (Rachmaninoff))》的圣诗谱曲,并于3月在莫斯科首演,大获成功,被誉为拉赫玛尼诺夫最杰出的作品,甚至整个东正教会无伴奏合唱的巅峰成就。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琉森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六十九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诊断出患了黑色素瘤,返回美国治疗。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辞世,葬于当地。葬礼上按照遗愿,演出了他的《彻夜祷》,包括他生前最喜爱的第五首:《主啊,让你的仆人安详离去》(俄语:Нынѣ отпущаеши...)。

拉赫玛尼诺夫编写了五首以钢琴及交响乐协奏的作品,分别为四首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采纳为背景音乐;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则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英语:All by Myself)》所采用。

钢琴独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调前奏曲(英语: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G小调前奏曲》(作品23,第5号),《第2号钢琴奏鸣曲》等。然而作曲家曾经表示后悔写作《升c小调前奏曲(英语: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因为在当时,人们总是要求作曲家在音乐会上用这首前奏曲作结),而《G小调前奏曲》则具备拉赫玛尼诺夫最典型的俄国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赫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大黄蜂的飞行、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日语:愛の悲しみ)及爱之喜(日语:愛の喜び (クライスラー))等。

拉赫玛尼诺夫曾编写多首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英语:Symphony No. 1 (Rachmaninoff))》对拉赫玛尼诺夫而言是失败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才被发现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作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周年。然而,《E小调第二交响曲(英语:Symphony No. 2 (Rachmaninoff))》及《A小调第三交响曲(英语:Symphony No. 3 (Rachmaninoff))》仍是十分出名的作品且是世界各大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拉赫玛尼诺夫亦曾编写多首交响诗,如《死之岛》()、《石头(英语:The Rock (Rachmaninoff))》()、《交响舞曲(英语:Symphonic Dances (Rachmaninoff))》()等。

拉赫玛尼诺夫亦有编写三首声乐作品:《彻夜祷》、《圣金口约翰事奉圣礼(英语: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 (Rachmaninoff))》及声乐交响曲《钟(英语:The Bells (symphony))》。《短歌(英语:Vocalise (Rachmaninoff))》()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

相关

  •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al-ʻarabiyyah 或者 عربي/عربى‎ ʻarabī ),中文也称阿拉伯文,是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 ʛ̥清小舌内爆音是一种极少见的辅音,出现在一些口语中。清小舌内爆音的国际音标写作⟨ʛ̥ ⟩或⟨qʼ↓⟩。另一种专门书写此音的字母,⟨ʠ⟩,已于1993年被撤回。清小舌内爆音出
  • 联鸟龙联鸟龙属(学名:Ornithodesmus)是一属小型的虚骨龙类恐龙,生存于1亿3000万年前的英格兰。联鸟龙的化石是一根像鸟类的荐骨(编号BMNH R187),最初被认为是属于翼龙目的。后来有很多翼
  • 中西昇中西昇(出生-逝世皆不详)是新选组的伍长。其后加入御陵卫士。一般认为是出生在上州,不过在岛田魁的“英名录”上被写在武州川越出生。是北辰一刀流伊东精一、伊东甲子太郎(铃木
  • 李丹妮 (演员)李丹妮,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大陆演员、模特儿。李丹妮,曾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2005年远赴马来西亚参加“东方明珠国际华裔小姐大赛”,获得冠军。
  • 王际华王际华(1717年-1776年),字秋瑞,清朝政治人物。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乾隆十年(1745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十三年(1748年)擢侍读学士,在上书房行走。当时,广东设置学
  • 费拉拉山坐标:82°15′S 41°25′W / 82.250°S 41.417°W / -82.250; -41.417费拉拉山(英语:Mount Ferrara)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伊利沙伯女皇地,处于瓦卡冰原岛峰东北面5公里,海拔高度875
  • 查尔斯·J·吉特奥查尔斯·J·吉特奥(英语:Charles Julius Guiteau;1841年9月8日-1882年6月30日),美国作家、律师,生于伊利诺伊州弗里波特,曾于188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帮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助选。1881年7月2日因谋官失败刺杀了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1882年被处以绞刑。
  • 阿伊恰·阿伊卡奇阿伊恰·阿伊卡奇(英语:Ayça Aykaç,1996年2月27日-),土耳其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自由人。现时效力于土超豪门球队瓦基弗银行女排俱乐部。在2019年开始成为土耳其国家女子排球队一员。由于三大主力自由人之中的哈蒂杰·厄尔格及艾琳·萨里奥卢并没有参与2020东京奥运欧洲区资格赛前的集训,阿伊卡奇便有幸首次入选土耳其国家女子排球队名单,代表土耳其出战2020东京奥运欧洲区资格赛并成功获得参赛之格。
  • 扉页扉页或作飞页,是书册封面后的第一页。有些书籍扉页不印文字,购书者或赠书者多利用此页题词或题字;有些书籍扉页印有书名、版次、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讯息的书页,通常被放置在封面内的第一页或前几页中;有的书籍的扉页用印有该书出版社注册商标的水印防伪纸印制,作为防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