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拼音:bò,注音:ㄅㄛˋ,中古拟音:prek,在中国大陆常被简化为黄柏)为中药材,该药出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是中药中清热燥湿药的一种。是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Schneid.)或关黄柏( Rupr.)的树皮,其黄檗本属植物共有4种,并在中国有2种以及1个变种,分别为黄檗,川黄檗和秃叶黄皮树( Schneid. var. Schneid.)。前两者被作为中药的药用黄檗基源载入2005版《中国药典》,分别为通常所称的关黄檗及川黄檗,且在药典中将川黄檗简称为黄柏。黄柏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川黄柏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黄檗的采收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6月进行采收,多数是要选择10左右树龄的树皮,将其剥下。一般树皮被剥下后,黄皮树就会死亡,所以黄檗也是属于贵重药材。
黄檗的主要成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居多,有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等,另含有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如黄柏内酯、黄柏酮等。
黄檗一般认为是皮厚、断面色黄者为药材中的佳品。
内服3至12克,外用适量。脾虚者忌用。
将纸放入黄檗汁浸染可制成硬黄纸,用于清朝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