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

✍ dations ◷ 2025-09-28 10:43:36 #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
白俄协约国:苏俄加盟共和国: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俄语:Интервенция союзников в Россию)是指在1918年到1920年期间,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和其他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对俄国内战进行的武装干涉。在协约国武装干涉期间,外国军队的军事存在被布尔什维克有效地用于爱国宣传,影响了俄国人民,最终赢得了内战的胜利。1917年3月发生了许多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事件。随着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退位和俄罗斯临时政府的成立,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对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的最后保留不再存在。因此美国参战,反对新成立的苏俄政府,而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保证继续在东部战线与德意志帝国战斗。为了使俄国临时政府能够完成其继续同德意志帝国战争的保证,美利坚合众国开始向其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在东部战线,俄国军队被证实不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的对手。1917年6月18日俄国人的攻势被德意志帝国军的反攻压倒性地击败。士气受挫的俄国军队,深受兵变和士兵逃跑的困扰,东部战线迅速崩溃。1917年10月十月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5个月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在东方战线结束了战争。这使得德国人可以重新部署军力,调往西部战线,在那里耗尽了英国和法国军队,当时尚未得到美国远征军(英语: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的支援。日本在这次战争的介入有其复杂的因素:日本在这次战争派出的军队人数是各国中最多的,在吞并了大韩帝国、内满洲及部分中国的领土后,日本有非常强烈兴趣去增强其在远东的影响力、甚或再扩展其版图。以下数量的外国士兵进军俄罗斯:1918年11月底,英军少将威廉·埃蒙德·艾恩赛德任协约国北俄干涉军总司令。1918年海参崴的协约国部队一张日本宣传海报,表现日本军队入侵海兰泡。

相关

  • 即发性过敏反应即发性过敏反应(英语: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又称Ⅰ型超敏反应(英语:Type I hypersensitivity),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乃最常见的超敏反应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种:过敏原第一次接触
  • 端基差向异构端基差向异构又称为首旋异构物,一般存在于糖类中,是差向异构的一种,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分子(异头物)的差异在于糖类环形结构半缩醛/半缩酮碳原子(异头碳)的构型不同。1号碳的羟基若与
  • 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四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个)。中文中,疒部归于五划部首。疒部通常是从左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疒部
  • 氮化汞氮化汞,又称二氮三化汞,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Hg3N2,为折线型分子,结构式Hg=N-Hg-N=Hg,稳定性极差,是一种感度很高的爆炸物。氧化汞与氨气在10°C下反应,再加热到150°C,最后用20%
  • 全新世灭绝事件全新世灭绝事件是于现今的全新世所发生广泛及持续的灭绝或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被广泛视为第六次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前五次分别是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二
  • 君士坦丁堡牧首普世牧首(希腊语: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称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英语:Primus inter pare
  • 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层状角膜内层重塑术),是一种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以改善视力的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
  • 提奥斯塔科斯(英语:Teos of Egypt)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法老(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60年在位),曾率军于腓尼基攻击波斯人,但未成功。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与其发生矛盾,支持埃及武装叛乱,并
  •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哈尔滨地图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地图出版机构,隶属于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拥有地图编制甲级测绘资质,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地图出版机构和国家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社址
  • 伪娘伪娘(日语:男の娘/おとこのこ Otokonoko),也称伪女,是日本文化中作女性化打扮的男性。伪娘是ACG中的常见的一种定型角色,在这类作品中的伪娘除了透过变装,也时常是天生就带有传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