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彻斯特方程

✍ dations ◷ 2025-10-23 04:32:43 #英国军事,军事学,方程

兰彻斯特方程(Lanchester's laws),全称为兰彻斯特战斗动态方程,也常称为兰彻斯特作战模型。是二战后形成的军事运筹学、数理战术学的重要作战模拟理论。

该理论于一战前期的1914年,由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威廉·兰彻斯特(英语:Frederick W. Lanchester)首先创立。

它采用数学演绎战术原则,将数学与军事战术学结合起来。兰彻斯特最先提出了一个关于空战战术的尝试性数学模型,描述作战双方兵力变化过程的数学微分方程。

这个理论属于确定性数学模型,一般认为可宏观地描述双方战斗的毁伤过程。常用于优选步兵作战兵力的投放、西方研究战争的定量、科学的常用方法。

相关

  • 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Ssub2/subClsub2/sub二氯化二硫,有时亦作一氯化硫,化学式S2Cl2。二氯化二硫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在空气中强烈发烟。遇水分解为硫、二氧化硫、氯化氢。溶于醚、苯、二硫化碳。室
  • 詹姆斯六世詹姆士一世和六世(英语:James I and James VI,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苏格兰国王,称詹姆士六世(英语:James VI),1567年7月24日到1625年3月27日在位,1603年未婚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
  • 脲酶脲酶(Urease,EC 3.5.1.5)是一种含镍的寡聚酶,它催化的是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的反应:脲酶存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高等植物中。1926年,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得到脲酶的结晶,并用
  • 缨尾目缨尾目(学名:Thysanura),现在已被赞成不使用此目,野生种类的石蛃科 Machilidae 和 Meinerellidae 过去被划为缨尾目,现在它们有了自己的目—石蛃目(英语:Archaeognatha)(学名:Archaeogn
  • 漠北漠北可以指:
  • 朴景利朴景利(1926年12月2日-2008年5月5日)是韩国女小说家。她于1957年以短篇小说《不信时代》获得现代文学新人奖,1961年以长篇小说《漂流岛》获得来成文学奖,在1965年以长篇小说《市
  • 客家文化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等。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华夏文化和中
  • 第十八第十八航空队(英语:Eighteenth Air Force)是美国空军机动司令部下属的一个编号航空队,指挥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斯科特空军基地(英语:Scott Air Force Base)。
  •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威廉·利奥波德·科尔玛·冯·德·戈尔茨男爵(Wilhelm Leopold Colmar Freiherr von der Goltz,1843年8月12日-1916年4月19日),又称戈尔茨帕夏,普鲁士陆军元帅和军事作家。18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