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罗威利

✍ dations ◷ 2025-11-06 18:07:27 #1956年出生,在世人物,意大利物理学家,量子引力研究者,博洛尼亚大学校友,帕多瓦大学校友,特伦托大学校友

卡洛·罗威利(意大利语:Carlo Rovelli,1956年5月3日-),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主要工作地点包括意大利、美国,以及法国。其工作重点在于量子引力,而他是循环量子引力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也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上作出贡献。罗威利定期与几份意大利报纸合作,特别是24小时太阳报(英语:Il Sole 24 Ore)与共和报(英语:La Repubblica)的文化副刊。

卡洛·罗威利于1956年出生于意大利维洛那。在1970年代,他参与了意大利大学生的政治运动,协助创办了宣导自由政治无线电台,比如波隆那的Radio Alice及维洛那的Radio Anguana。他曾被以言论罪起诉但后来获释,起因是他与Enrico Palandri、Maurizio Torrealta、Claudio Piersanti等人合著的书籍《我们的事实》(意大利语:)。

1981年,罗威利于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与硕士学位,于1986年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87年他拒绝服当时为义务性质的兵役,而被短期拘禁。随后他在意大利罗马大学、第里雅斯特大学以及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于1990年至2000年期间,罗威利于匹兹堡大学担任教员。目前他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理论物理中新任职,地点在法国马赛。他也长期担任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1988年,卡洛·罗威利、李·斯莫林、阿贝·阿希提卡引入了一个称为循环量子引力的量子引力理论。1995年,罗威利与斯莫林取得了量子引力的状态基底,使用罗杰·彭罗斯的自旋网络标记;利用这些基底他们展示了面积与体积的量子化。此成果显示了极为小的空间尺度具有离散结构。1997年,罗威利与麦可·莱森伯格(英语:Michael Reisenberger)引入了此理论的“表面加总”(sum over surfaces)形式,之后又演化成目前循环量子引力的协变自旋泡沫版本。2008年与Jonathan Engle及Roberto Pereira合作,引入了自旋泡沫顶点幅(vertex amplitude),此为目前循环量子引力协变动力学的基础定义。循环量子引力被视为是当今量子引力一个极有潜力的候选理论,并在量子宇宙学、自旋泡沫宇宙学(英语:spinfoam cosmology)、量子黑洞物理等领域有所应用。

相关

  • 杨森制药杨森制药(英语:Janssen Pharmaceutica)是一家比利时制药公司。1953年由比利时化学家保罗·杨森创建,1961年10月24日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1976年保罗·杨森遇见马海德,在几天商
  • 墓碑墓碑是一块立在坟墓上方的碑,一般用石头做成,但也有用水泥或砖制作的墓碑。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在传统上都会在葬礼后为坟墓立墓碑。华人的墓碑上一般会
  • 哈德逊河派哈德逊河派(Hudson River School)是由一批美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发起于19世纪中期的艺术运动。之所以叫“哈德逊河派”,是因为该画派的早期主要作品描绘的都是哈得逊河谷及其周
  •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分布于亚欧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的温带东部,具体在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日本关东以北,包括华北
  • IPv6部署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网际协议第6版(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部署一直在进行中。IPv6是为了替代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使用的IPv4而设计的,并正处于耗尽未分配地址的最后阶段,但仍然
  • 三叉汇接区三叉汇接区,也称作“三联点”,是3个地质板块的边界交汇的区域。板块的边界有3种类型:中洋脊 (R), 海沟 (T), 转换断层 (F)。因此三叉汇接区可分类为:F-F-T, R-R-R等。但仅有部分
  • 奥斯曼·尤瑟夫·肯纳迪奥斯曼·尤瑟夫·肯纳迪( 错误:{{lang-xx}}:文本有斜体标记(帮助), 阿拉伯语:كينايديض‎)是一位索马里的诗人、及统治者。在1920代早期,肯纳迪于索马里国家改革运动的情势下
  • 陈子维陈子维(Andrew Chan,1984年1月12日-2015年4月29日),澳洲青年,贩毒集团“巴厘九人组”成员之一,于印尼被控及处决。陈于2005年在登巴萨伍拉·赖国际机场被捕,根据其他同党的法庭证词,
  • 乔加达克乔加达克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西南部布什尔以东17公里,由布什尔省负责管辖,距离首府德黑兰740公里,海拔高度14米,2006年人口16,425。
  • 克卢日-纳波卡克卢日-纳波卡(罗马尼亚语:Cluj-Napoca,德语:Klausenburg,中文译为克劳森堡,匈牙利语:Kolozsvár,中文译为科洛兹堡,意第绪语:קלויזנבורג‎),1974年前名为克卢日(Cluj),罗马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