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芥

✍ dations ◷ 2025-08-08 03:14:58 #氮芥
氮芥类物质(英语:Nitrogen mustards)是一类结构与芥子气相似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属于非选择性烷化剂的一种。虽然主要应用于临床,早期的氮芥类物质也能像芥子气一样用作化学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都有着氮芥的库存,但后来并未投入使用。他们与芥子气同属于毒性强烈且持久的糜烂性毒剂。因此,这些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氮芥类现已属于被淘汰的毒剂。氮芥类中毒性最强的是代号为“HN3”的三氯三乙胺。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晶体,稳定性高于HN3本身,因此军方贮存或实验室制备的多为盐酸盐,使用时用NaOH处理并蒸馏即可得到纯净的HN3;此外因其极难水解,亦可用于食物与水源的染毒。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2年12月,耶鲁大学已经开始了使用氮芥类物质治疗淋巴瘤的人体临床试验。 但对氮芥化疗研究真正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却是一场意外:1943年纳粹德国空袭巴里的时候,美国一艘被摧毁的船上秘密运载的芥子气泄露了出来,导致许多人中毒死亡;在尸检的时候医生发现他们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淋巴和骨髓抑制,白细胞都显著减少。 二战结束之后,科学家发现耶鲁大学的研究和意大利巴里的事故所涉及的是类似的化学物质,并为此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在1946年,美国药理学家路易斯·戈德曼(Louis S. Goodman)和阿尔弗雷德·吉尔曼(Alfred Gilman)使用使用芥子气成功缓解了他们在小鼠身上引入的淋巴瘤。之后他们又在一位患有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病人身上注射了代号为“HN2”的军用毒剂——他们观察到肿瘤有着显著的缩小。这成功证明了药物可以治疗癌症;这种物质,作为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化疗药物,被命名为氮芥(mustine)。最早的氮芥类药物盐酸氮芥已不再是常用化疗药物。其他的氮芥类化疗药物包括早期的环磷酰胺(十分常用)、苯丁酸氮芥(十分常用)、美法仑(常用)、苯达莫司汀(少用),以及较新的异环磷酰胺(常用)和雌莫司汀(少用)。能用作化学武器的三种氮芥类化合物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列为了第1类物质,被严格地管制着。它们的代号是:氮介类药物作用机理如下:这种对DNA的损伤能够阻碍DNA复制和转录或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与致癌性。这种强烈的细胞毒性使得氮芥类物质成为了一类十分有效的化疗药物,然而同时也使得它们有着毒性过大、副作用过多的缺点。其它可以在DNA双链间形成类似的交联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丝裂霉素C、卡莫司汀、补骨脂素等。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达拉滨、奈拉滨)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剂(阿糖胞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吉西他滨)亚硝脲类: 卡莫司汀 • 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 福莫司汀 • 尼莫司汀 • 雷莫司汀 • 链脲佐菌素烷基磺酸酯类: 白消安(甘露舒凡、苏消安)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PVC聚氯乙烯(英语:Polyvinyl Chloride,缩写:PVC)是氯乙烯经加成聚合反应得到的的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和聚丙烯之后,第三种最广泛生产的合成塑胶聚合物。聚氯乙烯有两种基本形式:硬性
  • 未开发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也称作最低度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英语:Least developed country,缩写:LDC、LDCs)是指那些经联合国认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系列国家。“
  • 面瘫颜面神经麻痹为常见的神经麻痹现象,与颜面神经有关的结构在出现问题后,都可能涉入。颜面神经的路径相当长且相对的迂回,所以有相当多的原因会造成颜面神经麻痹。最常见的为贝尔
  • 阿拉伯可以指现代国家:可以指地名:可以指人种、语言等: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指政治思想:
  • 陶器古希腊陶器指由古希腊人制造的陶瓷,陶器上的图饰成为了了解希腊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主要来源。根据不同用途,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型的器皿主要用于贮藏和运送液体(酒、橄榄油
  • 奥古斯丁希波的奥古斯丁,罗马天主教会官方称希波的奥斯定(拉丁语:Augustinus Hipponensis;英语:Augustine of Hippo)或圣奥思定(英语:Saint Augustine 或 Saint Austin),俗称圣奥古斯丁。原称
  •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拉丁语:Regnum Francorum;法语:royaume des Francs;意为“法兰克人的王国”)是5世纪至9世纪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王国,其疆域与罗马帝国在西欧的疆域基本相同。法兰克王国
  • 灵枢《灵枢经》,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称《灵枢》、《针经》、《九针》。因其共有九卷又称作《九卷》,在唐朝王冰之前又被称作《
  • 微绒毛微绒毛(英语:microvillus)系上皮细胞游离面由细胞膜与部分细胞质构成的指状突起。其轴心由一束平行的微丝构成。微丝束对微绒毛的形态起到了支撑作用。该结构可以起到扩大细胞
  • 尼尼微坐标:36°21′34″N 43°09′10″E / 36.35944°N 43.15278°E / 36.35944; 43.15278幼发拉底河 · 底格里斯河乌鲁克 · 乌尔 · 埃利都 启什 · 拉格什 · 尼普尔 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