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芥

✍ dations ◷ 2025-08-29 03:23:29 #氮芥
氮芥类物质(英语:Nitrogen mustards)是一类结构与芥子气相似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属于非选择性烷化剂的一种。虽然主要应用于临床,早期的氮芥类物质也能像芥子气一样用作化学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国家都有着氮芥的库存,但后来并未投入使用。他们与芥子气同属于毒性强烈且持久的糜烂性毒剂。因此,这些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氮芥类现已属于被淘汰的毒剂。氮芥类中毒性最强的是代号为“HN3”的三氯三乙胺。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晶体,稳定性高于HN3本身,因此军方贮存或实验室制备的多为盐酸盐,使用时用NaOH处理并蒸馏即可得到纯净的HN3;此外因其极难水解,亦可用于食物与水源的染毒。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2年12月,耶鲁大学已经开始了使用氮芥类物质治疗淋巴瘤的人体临床试验。 但对氮芥化疗研究真正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却是一场意外:1943年纳粹德国空袭巴里的时候,美国一艘被摧毁的船上秘密运载的芥子气泄露了出来,导致许多人中毒死亡;在尸检的时候医生发现他们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淋巴和骨髓抑制,白细胞都显著减少。 二战结束之后,科学家发现耶鲁大学的研究和意大利巴里的事故所涉及的是类似的化学物质,并为此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在1946年,美国药理学家路易斯·戈德曼(Louis S. Goodman)和阿尔弗雷德·吉尔曼(Alfred Gilman)使用使用芥子气成功缓解了他们在小鼠身上引入的淋巴瘤。之后他们又在一位患有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病人身上注射了代号为“HN2”的军用毒剂——他们观察到肿瘤有着显著的缩小。这成功证明了药物可以治疗癌症;这种物质,作为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化疗药物,被命名为氮芥(mustine)。最早的氮芥类药物盐酸氮芥已不再是常用化疗药物。其他的氮芥类化疗药物包括早期的环磷酰胺(十分常用)、苯丁酸氮芥(十分常用)、美法仑(常用)、苯达莫司汀(少用),以及较新的异环磷酰胺(常用)和雌莫司汀(少用)。能用作化学武器的三种氮芥类化合物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列为了第1类物质,被严格地管制着。它们的代号是:氮介类药物作用机理如下:这种对DNA的损伤能够阻碍DNA复制和转录或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与致癌性。这种强烈的细胞毒性使得氮芥类物质成为了一类十分有效的化疗药物,然而同时也使得它们有着毒性过大、副作用过多的缺点。其它可以在DNA双链间形成类似的交联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丝裂霉素C、卡莫司汀、补骨脂素等。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达拉滨、奈拉滨)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剂(阿糖胞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吉西他滨)亚硝脲类: 卡莫司汀 • 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 福莫司汀 • 尼莫司汀 • 雷莫司汀 • 链脲佐菌素烷基磺酸酯类: 白消安(甘露舒凡、苏消安)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单链RNA反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科(学名:Retroviridae)又称“反转录病毒科”,分为双链DNA逆转录病毒和正链RNA逆转录病毒。它们增殖时都有将遗传物质RNA逆转录为DNA的过程(前者逆转录反链RNA,后者逆转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三文鱼贫血症是一种由三文鱼贫血症病毒引致,经接触受感染三文鱼及其分泌物传播,出现在大西洋三文鱼的疾病,近年在多个地区爆发,令三文鱼的产量骤降。三文鱼贫血症最先在1984年秋
  • 劳亚大陆劳亚大陆(英文名:Laurasia)又译劳拉西亚大陆,为地质史古陆之一,存在于侏罗纪到白垩纪。劳亚大陆包含现今北半球大部分陆地。由劳伦大陆、波罗地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哈萨克大陆、
  • 印第安人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内酯内酯(英文:Lactone)即环状的酯,由一化合物中的羟基和羧基发生分子内缩合环化得到。内酯以五元(γ-内酯)及六元(δ-内酯)环内酯最为稳定,环内的角张力最小。4-羟基酸(R-CH(OH)-(CH2)2-C
  • 洛矶山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端粒酶端粒酶(英语:Telomerase)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属于反转录酶,与端粒的调控机理密切相关。人类的端粒酶亚单位基因已被复制出来,分别是端粒酶RNA(hTR)、端粒酶
  • 临高语临高语,又称临高话,是海南岛北部临高人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属于侗台语系,使用人数约60万。尽管临高人被认为是汉族人,但临高话并非汉语的一种。临高语一般分成东西两种方言:15-17个
  • 人体的构造《人体的构造》(拉丁文: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是中世纪医生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写的一套关于人体解剖学的著作,1543年出版,是解剖学史上的一大贡献。书籍的形成是以他在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