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锯齿龙类
✍ dations ◷ 2025-05-17 05:05:33 #锯齿龙类
锯齿龙科(学名:Pareiasauridae)又译颊龙,是一类副爬行动物,繁盛于二叠纪中期至晚期,是晚古生代非常特别的植食性副爬行动物。这些动物的体型矮胖,中型到大型(身长60cm到3m长),有非常大的身体(推测重达600公斤)、强壮的四肢、宽大的脚掌、相对小的头部、短尾巴。它们由皮肤上的骨质甲片所保护,形成对掠食动物的防护。但它们的最奇特处,是笨重头骨延伸出奇特突起物与隆起物。锯齿龙类的牙齿呈叶状、多尖头,类似鬣蜥、卡色龙科与其他草食性爬行动物的牙齿。它们的肋骨宽大形成宽广的体腔(可能具有庞大的消化系统),显示这些有着恐怖外表的爬行动物,其实是植食性动物。据研究表示其包含的瘤头龙属(Bunostegos)是最早实现四足完全直立的羊膜动物。在1997年,有科学家提出锯齿龙类最终进化成乌龟。它们都属于无孔类,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数种锯齿龙类的甲片已经进化成骨板,也许是龟壳的前驱。在2005年的大规模锯齿龙类演化关系研究,则提出乌龟是小型锯齿龙类的近亲,例如:Pumiliopareia。然而,批评者指出这理论有问题,例如锯齿龙类的鳞甲与乌龟的龟壳的不相似,这可能是同源演化的后果。最新的分子学实验研究支持龟鳖类起源于双孔类的观点,其导致龟鳖类起源于锯齿龙类的理论破产。
相关
- 塞浦路斯音节文字塞浦路斯音节文字(Cypriot syllabary)是铁器时代的塞浦路斯使用的音节文字,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到前4世纪,此后它被希腊字母所替代。这个变革的发起者是萨拉米斯国王埃瓦戈拉斯。
-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图雷特氏综合征(英语: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抽动症、托雷氏症、杜雷氏症,是一种抽动综合症(Tics)。这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内科疾病,通常发生于学龄前至青春期前。有一部分的患
-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希腊语:ἡ Ἑλληνικὴ Μυθολογία),是原本语出古希腊人的一系列神话故事。这些神话讲述了宇宙的由来和本质,涉及各色神明、英雄及神秘生物,还谈及希腊人自
- 圣萨尔瓦多岛圣萨尔瓦多岛(San Salvador Island),又名华特林岛,是巴哈马的一个岛屿,同时也是巴哈马的一个区。圣萨尔瓦多岛曾被广泛认为是哥伦布第一个到达的美洲岛屿。圣萨尔瓦多岛上有许多
- 凡凡夫(梵语:पृथग्जन,转写:pṛthag-jana;巴利语:puthuj-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又译为异生,也称毛头凡夫、毛道凡夫、愚夫、愚痴凡夫、小儿凡夫(梵语:बालपृथग्जन,转写:bāla
- 继室继室,或称填房、后妻、继配、续弦或续弦,是指男子在元配妻子去世后再娶的正室,东亚传统制度中,继室虽然与元配同为正室,礼制上均等,但宗法上地位仍然不及元配。为了区别,皇帝的继室
- 欧几里得卫星欧几里得卫星(Euclid)是一个计划中的空间望远镜,该卫星预计于2020年发射,属于欧洲空间局的宇宙愿景2015-2025中的中型计划,并且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进行。该计划的目标是
- 沙利叶沙利叶(帝国亚拉姆语:זהריאל,希腊语:Ατριήλ,英语:Sariel或Suriyel),或作萨利尔(出自一些死海古卷的翻译)、苏利尔(Suriel),是一位于犹太教与基督教出现的天使长。在卡巴拉
- 大翼手亚目狐蝠科(学名:Pteropodidae),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科,狐蝠科所属的动物有利齿狐蝠属(神女利齿狐蝠)、菲果蝠属、番果蝠属、豕果蝠属等。
- 台语民族泰语民族或泰民族、泛泰民族是说壮傣语支语言民族的总称。这些民族不仅语言相近,而且多数有相似的传统习俗,如住干栏式建筑与生活在河谷低地(通常不超过一千米的闷热潮湿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