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龙类

✍ dations ◷ 2025-10-22 23:34:51 #锯齿龙类
锯齿龙科(学名:Pareiasauridae)又译颊龙,是一类副爬行动物,繁盛于二叠纪中期至晚期,是晚古生代非常特别的植食性副爬行动物。这些动物的体型矮胖,中型到大型(身长60cm到3m长),有非常大的身体(推测重达600公斤)、强壮的四肢、宽大的脚掌、相对小的头部、短尾巴。它们由皮肤上的骨质甲片所保护,形成对掠食动物的防护。但它们的最奇特处,是笨重头骨延伸出奇特突起物与隆起物。锯齿龙类的牙齿呈叶状、多尖头,类似鬣蜥、卡色龙科与其他草食性爬行动物的牙齿。它们的肋骨宽大形成宽广的体腔(可能具有庞大的消化系统),显示这些有着恐怖外表的爬行动物,其实是植食性动物。据研究表示其包含的瘤头龙属(Bunostegos)是最早实现四足完全直立的羊膜动物。在1997年,有科学家提出锯齿龙类最终进化成乌龟。它们都属于无孔类,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数种锯齿龙类的甲片已经进化成骨板,也许是龟壳的前驱。在2005年的大规模锯齿龙类演化关系研究,则提出乌龟是小型锯齿龙类的近亲,例如:Pumiliopareia。然而,批评者指出这理论有问题,例如锯齿龙类的鳞甲与乌龟的龟壳的不相似,这可能是同源演化的后果。最新的分子学实验研究支持龟鳖类起源于双孔类的观点,其导致龟鳖类起源于锯齿龙类的理论破产。

相关

  • Apoikozoa聚胞动物(学名:Choanozoa)是真核域后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支,包含领鞭毛虫和各种动物。领鞭毛虫和动物作为旁系群,对动物起源的探究有着重大意义。该演化支在2015年由格雷厄姆·巴
  • 神经元神经元(英语:neuron),又名神经原或神经细胞(英语:nerve cell),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之一。神经元能感知环境的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并指令集体做出反应。神经元占了
  • 泼尼松龙泼尼松龙(英语:Prednisolone),又译作康速龙锭(英语:Donison),是皮质类固醇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过敏、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及癌症。它可透过口腔、静脉注射作为乳膏和眼药水使用
  • 微波微波(英语:Microwave,德语:Mikrowellen)是指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 300MHz至300GHz之间。所对应的波长为1米至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
  • 核素核素(英语:Nuclide)是具有特定原子量、原子序数和核能态,且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察到的一类原子。它是带有原子中的电子云的某类特殊原子核,以其质量数、中子数以及核的能态为标
  • 白线斑蚊亚洲虎蚊(学名:Aedes albopictus),也称做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属蚊科,其特征是有带白色条纹的腿及小而黑白色的身躯。它们来自东南亚,散布于马达加斯加往东到新几内亚,北至韩国的纬度
  • 蜚蠊科蜚蠊科(学名:Blattidae)蜚蠊目蜚蠊总科底下的一科,居家常见的大型蟑螂多属于此科。。根据生命目录,本科包括有物种652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亚科、约40个属。以下为这些物种所属的属
  • 高纬天统:565年四月-569年 武平:570年-576年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字仁纲,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史称“后主”,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嫡长子,亦是中国唯一一位无上皇。
  • 阿波罗计划航天员虽然在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行任务中没有任何宇航员牺牲,但在阿波罗1号任务测试过程中,3名宇航员因大火遇难。指令舱舱门设计、100%氧气环境以及易燃物品被认为是导致短路并引起大
  • 无颔类无颌总纲(学名:Agnatha)是脊索动物下的其中一个总纲。该纲动物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本纲动物生活于淡水和海水中,有些种类会回游。大多数鱼类的嘴具有铰合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