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号交响曲 (贝多芬)

✍ dations ◷ 2025-09-08 23:37:46 #贝多芬交响曲

c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7,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804年至1808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该作品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最著名、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交响曲之一。 自首演之日起,《第五交响曲》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极好的口碑。当时,E·T·A·霍夫曼将这首交响曲称作“当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东亚地区,该作品有“命运交响曲”的别称。

全曲以特别的四音符“短-短-短-长”主题开头:)》一书中表示,这一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尾声,是为了给该作品宏大的规模划上圆满地句号,垫下坚实的根基。

E. T. A. 霍夫曼(Hoffmann)在首演后不久发表了评论,他用戏剧性的笔调将该作品比喻为“强光射穿深沉的夜幕”,并称“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调动一切激情,迸发出全身心的呐喊,我们才能坚定地活下去,成为灵魂的守望者”。随后,他又称赞“这部天才的狂想曲”有着“无与伦比的内在联系”,并“深沉而亲切地”将听者“带入无止境的精神世界”中。

《第五交响曲》无论在技巧还是情感上都给人们带来了的巨大的冲击,对作曲家及音乐评论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受其影响的作曲家有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他的《第四号交响曲》的片段) 、布鲁克纳、马勒、以及白辽士。《第五交响曲》与《第三交响曲“英雄”》及《第九交响曲“合唱”》一同,都属于贝多芬作品中最具革新性的。

该作品的调性c小调,被认为对贝多芬有特殊的意义,象征着“风暴般的英雄色彩”。 查尔斯·罗森也写道:“贝多芬用c小调来体现英雄……来呈现作曲家最外向的性格,此时他拒绝任何妥协。”

有普遍观点认为该作品是首个使用长号和短笛的交响曲。这是错误的。瑞典作曲家约阿基姆·尼古拉斯·埃格尔特(英语:Joachim Nicolas Eggert)在其1807年所创作的交响曲中使用了长号;而米歇尔·海顿的《第十九交响曲》中使用了短笛。

该交响曲最著名的开头动机,有时被认为是命运的象征(“命运的敲门声”)。该说法起源于贝多芬的秘书安东·辛德勒(英语:Anton Schindler),他在贝多芬死后多年写道:

然而辛德勒关于贝多芬生平的描述并没有得到专家的认可。贝多芬耳聋后使用的对话本中的某些内容,甚至被认为是他伪造的。 他对贝多芬的记述也有着过多的浪漫色彩。

另外一个理论出现在英国音乐家安东尼·霍普金斯(Antony Hopkins(英语:Antony Hopkins))对车尔尼的引述,称这个节奏型来源于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公园中散步时听到的黄鹂的叫声。霍普金斯评论说:在命运敲门和黄鹂唱歌二者之间,公众更喜欢戏剧化的假说。但车尔尼的说法更可信。

但也有更加严厉的说法,如“关于命运敲门声的传奇是贝多芬的学生费迪南德·里斯所伪造”,以及“贝多芬对别人的玩笑般的问题和假说一概否认”。后者可能将两种说法都进行了反驳。

二战中,英国BBC广播公司用这个动机做为自己的新闻广播启奏音,因为它在莫尔斯电码中的字符是···—,代表字母V——也就是英语胜利“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有意思的是,V在罗马数字中又刚好相当于阿拉伯数字5。

有说法称,上述的四音符节奏型及其变形,在后三个乐章中均有体现,起到了贯穿全曲,使之浑然一体的作用。

如果观察乐谱,会找到许多证据。第三乐章中圆号的独奏就包括这一“短-短-短-长”节奏:

例如第二乐章的一段伴奏(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

末乐章中也有如下的短笛部分(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

尾声中低声部多次演奏如下乐段(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

然而,也有评论者对此不以为然。霍普金斯在提到谐谑曲中的节奏称这二者根本不一样,一个以弱拍开头,一个以强拍开头。 托维也对这种整体性理论不屑一顾。他称,如果这种牵强的说法可以成立,那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以及《第十弦乐四重奏,作品74》等作品都可以说与《第五交响曲》有关联。这种简单的节奏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极其常见的。

其实在古典乐派时期,这样的节奏型并非罕见。例如在海顿的《九十六交响曲“奇迹”》(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和莫札特的《第二十五钢琴协奏曲》(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试听)中,都有出现。对于贝多芬的处理是无意还是有意,依然有争议。

贝多芬的手稿上,第三乐章三声中部结束后,有一个反复,意指之前的谐谑曲(A)和三声中部(B)都要再演奏一遍,然后才是有所变化的谐谑曲(A'),整体结构可以表示为ABABA'。大多现代版本和演出都删掉了此反复。但就作曲家方面说,这可能是笔误;但实际上贝多芬在许多其它作品中,也使用了ABABA'的结构。也有可能贝多芬在出版时改变了主意。乔纳森·德尔玛尔(Jonathan Del Mar)在其著作中指出不反复的ABA'是贝多芬最终的决定。

在演出中,ABA'一直占主流,但一些倾向于原声演出的指挥家还是使用了ABABA'的结构,认为它能够强化谐谑曲主题,使最后到终曲的过渡段更具戏剧性。其中阿巴多与柏林爱乐乐团也曾演奏过带反复的版本。

第一乐章呈示部中两主题之间的过渡桥段,是由圆号奏出的,且在降E大调:

而在再现部中,这一段被移到了C大调。霍普金斯于1981年指出,紧接着C大调之前的乐段就在降E大调,这一转调在当时乐器的条件下,是无法顺畅演奏的;因此贝多芬把这个段落给了巴松管,尽管对后者而言此旋律音高过高,效果欠佳。而在现代演出中,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转调已不再是问题,所以再现部中,这个乐段普遍都还是使用了圆号。

但指挥家中也有保持贝多芬原谱的,比如西蒙·拉特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对于这种处理,还是有强烈的争议。支持的看法称贝多芬已在发展部中故意将主题拆散为碎片;在再现部中,可能也想用弱一些的声音来预示小调的阴暗结尾。

降E大调第10号(据传)

相关

  • 癌症列表这是一个“癌症种类”的列表,表中的癌症以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排序。
  • 合众为一“合众为一”(拉丁语:E pluribus unum,英语:Out of Many, One)是美国国徽上的格言之一,出现在国徽的正面。该格言由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Pierre Eugene du Simitiere)提议,于1776
  • 罗马尼亚列伊罗马尼亚列伊(罗马尼亚语:Leu românesc,复数为Lei românesc,ISO 4217代码:RON,数字代码:946),是罗马尼亚官方货币,辅币名为巴尼(bani),1列伊=100巴尼。17世纪时,今日罗马尼亚地区通行荷
  • 王家骐王家骐(1940年2月-),男,江苏苏州人,中国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1966年8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其后留校
  • 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英语:Berkele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梅达县内的一座城市,位于旧金山湾区东北部、奥克兰以北,市政府建制于1878年4月4日。1853年,美国人从西班牙人手中买下,做为陆地观海点
  • 西门子铁路系统西门子铁路系统(德语:Siemens Rail Systems)作为西门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领域的一个部门,是一家国际领先的铁路车辆及相关服务供应商。该领域于2011年10月1日设立,同日该部门也
  • 元武朱徽煠(?-?),明朝宗室。明太祖的孙子,岷庄王朱楩(明太祖第十八子)第四子,封广通王。朱徽煠二哥岷恭王朱徽煣嗣父位岷王。朱徽煠有勇力,家人段友洪以技术得宠。段友洪致仕后说朱徽煠有异
  • 马纳沙斯马纳萨斯(Manassas, Virginia)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独立城市。面积25.8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5,135人。马纳萨斯成立于1975年5月1日。城名来自马
  • 英国的构成国英国的构成国包括英格兰(英国)、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在作为单一制主权国的联合王国内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通过权力下放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每个构成国虽然
  • 1999年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女子单打比赛雅娜·诺沃特娜是上届冠军。林赛·达文波特是本届冠军,决赛以6-4 7-5击败一代球后兼七届冠军施特菲·格拉芙,夺得第1座温布尔登女子单打冠军兼第2座大满贯女子单打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