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码

✍ dations ◷ 2025-09-11 12:13:16 #图论,编码理论,电脑网络,信息论,有限域

网络编码是一种通过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来达到提高多播网络容量的技术。Rudolf Ahlswede, Ning Cai, Shuo-Yen Robert Li, Raymond W. Yeung在2000年首次提出网络编码的概念。

在右图的网络拓扑中,s节点试图向 t 1 , t 2 {\displaystyle t_{1},t_{2}} 组播两条消息x,y。设每条消息占用的带宽为1,每个节点之间的网络带宽也为1,那么每个节点之间只能同时传输一条消息。线路cd上会需要同时传输x,y,这在一般的传输方案中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网络编码在c处将x,y异或,合成一条消息然后发送。

假设网络是有向的,执行线性网络编码时每个节点收到所有连入线路的数据后,再执行编码,然后把数据从连出线路发出。新的数据包括执行线性编码所用的系数以及合成后的数据。

例如组播源发送三条封包, p 1 = 1 {\displaystyle p_{1}=1} p 2 = 2 {\displaystyle p_{2}=2} p 3 = 3 {\displaystyle p_{3}=3} 。封包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节点,目标节点收到的封包是 ( ( 5 , 8 , 1 ) , 24 ) , ( ( 2 , 3 , 7 ) , 29 ) , ( ( 9 , 6 , 5 ) , 36 ) {\displaystyle ((5,8,1),24),((2,3,7),29),((9,6,5),36)} 。目标节点对下列矩阵求解,可得 p 1 , p 2 , p 3 {\displaystyle p_{1},p_{2},p_{3}} 的值。

= { 24 = 5 p 1 + 8 p 2 + p 3 29 = 2 p 1 + 3 p 2 + 7 p 3 36 = 9 p 1 + 6 p 2 + 5 p 3 {\displaystyle {\begin{bmatrix}24\\29\\36\end{bmatrix}}={\begin{bmatrix}5&8&1\\2&3&7\\9&6&5\end{bmatrix}}{\begin{bmatrix}p_{1}\\p_{2}\\p_{3}\end{bmatrix}}\Rightarrow {\begin{cases}24=5p_{1}+8p_{2}+p_{3}&\\29=2p_{1}+3p_{2}+7p_{3}&\\36=9p_{1}+6p_{2}+5p_{3}&\end{cases}}} = 1 {\displaystyle {\begin{bmatrix}p_{1}\\p_{2}\\p_{3}\end{bmatrix}}={\begin{bmatrix}5&8&1\\2&3&7\\9&6&5\end{bmatrix}}^{-1}{\begin{bmatrix}24\\29\\36\end{bmatrix}}}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可以取得更好的组播传输速率,较为实用。在实际网络中,节点会将来自连入线路的封包缓存起来,当节点需要发送封包时再将缓存的封包执行网络编码,然后发出。

例如节点A有2个上游节点X,Y,X向A发送了封包 ( ( 2 , 2 , 1 ) , 2 x 1 + 2 x 2 + x 3 ) {\displaystyle ((2,2,1),2x_{1}+2x_{2}+x_{3})} ( 2 x 1 + 2 x 2 + x 3 {\displaystyle 2x_{1}+2x_{2}+x_{3}} 是数据体,(2,2,1)是对数据体执行线性编码时所用的系数),Y向A发送了封包 ( ( 1 , 5 , 4 ) , x 1 + 5 x 2 + 4 x 3 ) {\displaystyle ((1,5,4),x_{1}+5x_{2}+4x_{3})} 。当A需要发送数据时,便把缓存的这两个封包取出来,随机选择2个系数(如2和1),获得新的数据体 ( 2 x 1 + 2 x 2 + x 3 ) × 2 + ( x 1 + 5 x 2 + 4 x 3 ) × 1 = 5 x 1 + 9 x 2 + 6 x 3 {\displaystyle (2x_{1}+2x_{2}+x_{3})\times 2+(x_{1}+5x_{2}+4x_{3})\times 1=5x_{1}+9x_{2}+6x_{3}} 和新的合成系数 ( 2 , 2 , 1 ) × 2 + ( 1 , 5 , 4 ) × 1 = ( 5 , 9 , 6 ) {\displaystyle (2,2,1)\times 2+(1,5,4)\times 1=(5,9,6)} 。所以A就把合成后的数据体 5 x 1 + 9 x 2 + 6 x 3 {\displaystyle 5x_{1}+9x_{2}+6x_{3}} 连同合成系数(5,9,6),向下游节点发送出去。

相关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跌打跌打,又名中医骨伤科。是中国功夫学习的必修科,因为运动跌伤打伤,在中国武术家,多能以跌打治疗,有“未学出拳,先学扎马;未学功夫,先学跌打”之说。跌打骨伤是一门科学,治疗筋骨、气血
  • 阿尔比恩阿尔比恩或阿尔比昂(英语:Albion,古希腊语:Ἀλβίων)是大不列颠岛的古称,也是该岛已知最古老的名称。今天,阿尔比恩仍然作为该岛的一个雅称使用。凯尔特语族中一些语言关于苏格
  • 光海君光海君(朝鲜语:광해군/光海君 Gwanghae gun;1575年-1641年),名李珲(朝鲜语:이혼/李琿 Yi Hon),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鲜宣祖与其爱妃恭嫔金氏(공
  • 可扩展消息与存在协议可扩展消息与存在协议(英语: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缩写:XMPP;前称Jabber)是一种以XML为基础的开放式即时通信协议,是经由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通过的互联
  • 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托米斯拉夫二世托米斯拉夫二世(Tomislav II.,1900年3月9日-1948年1月29日),原名艾蒙内·罗伯托·玛尔格利塔·玛利亚·朱塞佩·迪·托林诺·迪·萨伏依(Aimone Roberto Margherita Maria Giusepp
  • 伊丽莎白·萨马拉伊丽莎白·萨马拉(罗马尼亚语:Elizabeta Samara,1989年4月15日-),出生于康斯坦察,罗马尼亚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她曾获得7枚欧洲乒乓球锦标赛金牌。
  • 无量纲转动惯量无量纲转动惯量是天文学中常用的的一个物理量,用以衡量天体内部的质量分布,是测量天体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通常这一值越大(越接近0.4),天体密度越均匀。计算公式:转动惯量÷(质量
  • 读卖电视台周四推理剧场《读卖电视台周四推理剧场》(木曜ミステリーシアター)是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日本电视台每逢星期四23:58-24:38(日本时间)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时段,由读卖电视台制作。接续之前同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