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码

✍ dations ◷ 2025-10-22 14:34:42 #图论,编码理论,电脑网络,信息论,有限域

网络编码是一种通过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来达到提高多播网络容量的技术。Rudolf Ahlswede, Ning Cai, Shuo-Yen Robert Li, Raymond W. Yeung在2000年首次提出网络编码的概念。

在右图的网络拓扑中,s节点试图向 t 1 , t 2 {\displaystyle t_{1},t_{2}} 组播两条消息x,y。设每条消息占用的带宽为1,每个节点之间的网络带宽也为1,那么每个节点之间只能同时传输一条消息。线路cd上会需要同时传输x,y,这在一般的传输方案中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网络编码在c处将x,y异或,合成一条消息然后发送。

假设网络是有向的,执行线性网络编码时每个节点收到所有连入线路的数据后,再执行编码,然后把数据从连出线路发出。新的数据包括执行线性编码所用的系数以及合成后的数据。

例如组播源发送三条封包, p 1 = 1 {\displaystyle p_{1}=1} p 2 = 2 {\displaystyle p_{2}=2} p 3 = 3 {\displaystyle p_{3}=3} 。封包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节点,目标节点收到的封包是 ( ( 5 , 8 , 1 ) , 24 ) , ( ( 2 , 3 , 7 ) , 29 ) , ( ( 9 , 6 , 5 ) , 36 ) {\displaystyle ((5,8,1),24),((2,3,7),29),((9,6,5),36)} 。目标节点对下列矩阵求解,可得 p 1 , p 2 , p 3 {\displaystyle p_{1},p_{2},p_{3}} 的值。

= { 24 = 5 p 1 + 8 p 2 + p 3 29 = 2 p 1 + 3 p 2 + 7 p 3 36 = 9 p 1 + 6 p 2 + 5 p 3 {\displaystyle {\begin{bmatrix}24\\29\\36\end{bmatrix}}={\begin{bmatrix}5&8&1\\2&3&7\\9&6&5\end{bmatrix}}{\begin{bmatrix}p_{1}\\p_{2}\\p_{3}\end{bmatrix}}\Rightarrow {\begin{cases}24=5p_{1}+8p_{2}+p_{3}&\\29=2p_{1}+3p_{2}+7p_{3}&\\36=9p_{1}+6p_{2}+5p_{3}&\end{cases}}} = 1 {\displaystyle {\begin{bmatrix}p_{1}\\p_{2}\\p_{3}\end{bmatrix}}={\begin{bmatrix}5&8&1\\2&3&7\\9&6&5\end{bmatrix}}^{-1}{\begin{bmatrix}24\\29\\36\end{bmatrix}}}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可以取得更好的组播传输速率,较为实用。在实际网络中,节点会将来自连入线路的封包缓存起来,当节点需要发送封包时再将缓存的封包执行网络编码,然后发出。

例如节点A有2个上游节点X,Y,X向A发送了封包 ( ( 2 , 2 , 1 ) , 2 x 1 + 2 x 2 + x 3 ) {\displaystyle ((2,2,1),2x_{1}+2x_{2}+x_{3})} ( 2 x 1 + 2 x 2 + x 3 {\displaystyle 2x_{1}+2x_{2}+x_{3}} 是数据体,(2,2,1)是对数据体执行线性编码时所用的系数),Y向A发送了封包 ( ( 1 , 5 , 4 ) , x 1 + 5 x 2 + 4 x 3 ) {\displaystyle ((1,5,4),x_{1}+5x_{2}+4x_{3})} 。当A需要发送数据时,便把缓存的这两个封包取出来,随机选择2个系数(如2和1),获得新的数据体 ( 2 x 1 + 2 x 2 + x 3 ) × 2 + ( x 1 + 5 x 2 + 4 x 3 ) × 1 = 5 x 1 + 9 x 2 + 6 x 3 {\displaystyle (2x_{1}+2x_{2}+x_{3})\times 2+(x_{1}+5x_{2}+4x_{3})\times 1=5x_{1}+9x_{2}+6x_{3}} 和新的合成系数 ( 2 , 2 , 1 ) × 2 + ( 1 , 5 , 4 ) × 1 = ( 5 , 9 , 6 ) {\displaystyle (2,2,1)\times 2+(1,5,4)\times 1=(5,9,6)} 。所以A就把合成后的数据体 5 x 1 + 9 x 2 + 6 x 3 {\displaystyle 5x_{1}+9x_{2}+6x_{3}} 连同合成系数(5,9,6),向下游节点发送出去。

相关

  • 二十世纪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该世纪最初属于“不列颠治世”后期,是工业革命大爆发的年代,识字率大量提升,科学研究一日千里,人类学会了制造航天器与
  • 辉锑矿辉锑矿为组成锑矿石的重要有用矿物,晶体呈柱状、针状。颜色和条痕均为铅灰色。金属光泽。相对密度4.6,硬度2-2.5.解理 面上有纹理。形成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辰砂、雄黄、雌黄
  • 喷雾喷雾是喷入气体中的大量液滴。形成喷雾的过程称为喷雾化。喷雾喷嘴可以用来产生喷雾。喷雾的两个主要用途是在界面上分布材料以及产生具有液态表面的区域。在数千种应用中,喷
  • 埃德·谢弗爱德华·托马斯·“埃德”·谢弗(Edward Thomas "Ed" Schafer,1946年8月8日-,北达科他州俾斯麦),美国政治家,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北达科他州州长(1992年-2000年)、美国农业部长(2008年至
  • 库赛·侯赛因库赛·侯赛因(阿拉伯语:قصي صدام حسين‎,1966年5月17日-2003年7月22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次子,2000年被确认为其父的继承人。2003年7月22日在摩苏尔与其兄乌
  • 炮弹病毒科水泡病毒属 丽沙病毒属 短时热病毒属 胞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属 核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 粒外弹状病毒属 炮弹病毒科(Rhabdoviridae),RNA病毒的一种,属于单股负链病毒目。它的
  • 84号州际公路 (俄勒冈州至犹他州)美国西部的84号州际公路(英语:Interstate 84)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州际公路,该公路连接了犹他州萨米特县和俄勒冈州波特兰,全长769.62英里。
  • 汝阳郡 (东晋)汝阳郡,中国古郡名。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在今安徽和县、含山县境内设置的郡,领武津县和汝阳县,属豫州。
  • 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德语:Andreas Libavius,1555年-1616年7月25日)生于哈雷,德国医生、化学家、炼金术士。利巴菲乌斯曾在伊尔默瑙和科堡担任教师,1588年在耶拿晋升为教授。159
  • 杨亮功杨亮功(1895年8月8日-1992年1月8日),名保铭,字亮功,以字行,安徽省巢县人。纽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安徽大学(现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监察委员、二二八事件调查委员、监察院秘书长、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