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军官

✍ dations ◷ 2025-11-09 01:21:56 #自由军官

自由军官(阿拉伯语:الظباط الاحرار‎)是一个曾在埃及军队里的一个内部组织,由埃及总统纳赛尔与多位中下级军官所创立,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一环,推翻埃及的君主制及建立共和制,埃及也一度从亲西方转向对抗西方。

二次大战以后,以色列建国并驱除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一群埃及年轻军官也十分关心穆斯林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

1952年7月23日,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成立“自由军官运动”,在埃及七月革命中推翻埃及和苏丹国王法鲁克一世并担任埃及总统一职,提倡“泛阿拉伯民族主义”。

卡扎菲在中学时就很崇拜纳赛尔,经常收听纳赛尔在阿拉伯之声的演讲广播。卡扎菲在高中时即为积极分子,设立一系列的组织,领导过支持纳赛尔与反对以色列的示威游行,就读班军校期间,时常与班加西大学内的泛阿拉伯主义活跃人士来往。欧美各国支持以色列,而卡扎菲对亲西方的国王十分不满,不但鼓励同学从军,自己也为革命而转读军校。从军以来一直为筹画革命而组织志同道合的年轻军官,并订下缜密的计划,虽然半年的赴英训练暂时打断了行程,但回国后更积极地投入革命。这群年青军官自称为纳赛尔的信徒,也把组织命名为自由军官。革命前夕,以卡扎菲为首,共有12名成员。

1969年,埃及总统纳赛尔指挥军队在与以色列的交战中失去西奈半岛,而利比亚国王多年来年老昏庸,政军界有多组人马欲夺取政权。自由军官成员们经讨论后,决定先取得利比亚控制权,再与埃及完全合并成一个国家,共推纳赛尔为领袖。后联合其他阿拉伯国家,待时机成熟再消灭以色列,重建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

1969年8月31日,当时为中尉的卡扎菲和同志贾尔鲁德上尉等人从班加西出发,利用获准的夜间训练为掩护,利用三营的装甲部队于傍晚进军的黎波里,包围禁卫军,软禁国王卫队司令。接着攻下广播台和电视台,禁卫军无法向外求援。班加西为保皇党大本营,拥有忠于国王的大量部队,留守班加西的尤罗夫上尉和卡罗米上尉切断班加西的对外通讯,保皇党的军队无法得知的黎波里的情况。

各地的广播先是听到一阵军乐,接着是不段重复的卡扎菲录音:“伟大的利比亚的人民!为实现你们的自由的愿望与高贵的希望,诚实并正确地响应你们对改革与净化的要求、对革命和反抗的渴望,你们的军队已经推翻了反动、落后、腐败的政权,黑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开始,在安拉的协助下,利比亚是一个以利比亚共和国为名,自由自主的共和国。”分散于各地的自由军官成员听到后纷纷响应,在班加西南部的绿洲城市萨伯哈,里夫菲中尉举兵控制当地,这种景象在几个重要城市不断上演。隔天早上六点半,对外宣布革命成功。共计有一名士兵丧生,15人受伤。

在1969年的革命中,策划革命的核心人物之一贾尔鲁德认为他革命的灵感来自1958年7月,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率领一批军官以武力推翻亲西方的伊拉克王国,他们没有理由不去推翻利比亚昏庸老迈的国王伊德里斯一世。

革命成功后,卡扎菲非常积极地进行与埃及合并的计划并敬重纳赛尔。在1970年埃及与以色列和谈时,被阿拉伯世界指责,卡扎菲排除众议地声援纳赛尔。1970年,纳赛尔去世,卡扎菲与埃及继任总统萨达特不合,卡扎菲同意萨达特可担任合并后的国家总统,由卡扎菲担任合并后的国家军队总司令。萨达特不想失去军权而拒绝此提议,后来更发生种种摩擦与冲突,利比亚和埃及的完全合并计划也无疾而终。

1972年成立的阿拉伯联邦共和国不但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下的产物,也和自由军官组织与1969年的革命息息相关。

相关

  • 派卡派卡(英语:pica)是印刷行业使用的长度单位。1派卡 = 1/6英寸 = 12点。派卡是约公元1785年弗朗索瓦-安布鲁瓦斯·迪多(François-Ambroise Didot)对富尼耶(Pierre-Simon Fournier)单
  • 安玖深音安玖深 音是日本的女性声优,出身于北海道。主要参与十八禁游戏的配音工作。2006年7月28日创下了六部她参与配音的作品同时发售的记录。2011年2012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 哥拉奇哥拉奇(英文名字为kolache、kolace、kolach或kolacky,在捷克语与斯洛伐克语中,复数称谓koláče)是一种以面团为主配以不同馅料的酥皮点心。馅料可以是水果甚至是奶酪,款色包罗万
  • 赫姓赫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没有收入,分为满族姓氏与汉族姓氏两种。出自南匈奴赫连氏,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建立夏国,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其后人融入
  • 野兽国《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是美国作家莫里斯·桑达克1963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1973年改编为动画短片(1988年做了个新版本),2009年改编成真人电影《野兽家园》。《野
  • 2008年电影列表
  •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电影)《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英语:)是1984年台湾出品的电影。改编于白先勇创作于1968年的短篇小说。导演:白景瑞,主演:姚炜、欧阳龙、沈海蓉。金兆丽是台北市“夜巴黎舞厅”的领班舞女。
  • 科尔努诺斯科尔努诺斯(英语:Cernunnos)或译作“塞努诺斯”,凯尔特神话神祇之一,名字为“有角者”的意思,一般认为掌管狩猎、生育、动物、植物、荒野等,并具有支配冥界的力量。形象为“鹿首人身”或“长着雄鹿角的健壮男性”,一手持环、一手持蛇,多与蛇、鹿、狼、熊等野兽一起出现。长期盛行于高卢等历史地区。其事迹亦反映于今法国等国家所发现之相关文物中。“科尔努诺斯”也受到新德鲁伊信仰、威卡教等宗教的崇拜,其被称作“角神(Horned God)”,是大地母亲的儿子、配偶,象征自然、太阳、雄性、生殖力、收获、死亡、重生等。
  • 郭贵妃 (明仁宗)郭贵妃(1390年代—1425年),中国古代明朝皇族女性,明仁宗的贵妃。明朝开国功臣之一郭英庶子郭铭之女。有弟郭琮、郭玹,有妹为汉王朱高煦妾。郭贵妃的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郭英。郭英元配马氏无子,有庶子十二人。妾何氏生庶长子郭镇,尚明太祖之女永嘉公主。妾严氏生庶次子郭铭,即是郭贵妃的父亲。郭铭妻子徐氏是徐成之女,徐达堂姐妹。徐氏是郭氏的生母或嫡母,无从得知。父亲郭铭在建文四年(1402年),于泗州死于“国事”。当代研究者朱忠文认为郭铭是在主帅不战而降的情况下为建文帝自杀尽忠:57。父亲早逝后,母亲(或嫡母)徐
  • 哈立德·胡尔希德穆罕默德·哈立德·胡尔希德汗(乌尔都语:محمد خالد خورشید خان‎‎,1980年11月17日—,简称哈立德·胡尔希德),是一名巴尔蒂人出身的巴基斯坦律师和政治家,什叶派穆斯林。现任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首席部长,来自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自2020年11月25日以来,他一直是吉尔吉特巴尔的斯坦省议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