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内官

✍ dations ◷ 2025-08-27 02:52:26 #流内官

流内官是中国古代追随九品中正制度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官制制度,原来指朝廷中央分封的官员,最早被称为“内命”;与之对应的则为“外命”,指地方诸侯、州县分封的官员。后来于北魏、北齐时期正式被引为官制,以九品中六品以上官都称为“流内官”,而七品以下则被称为“流外官”。在梁朝时梁武帝对官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流内六品被重新划分,成为新的流内官制,分为九品十八班。而在北朝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沿袭崔浩旧政,改革出隋唐时期九品官制的大体基础,在太和二十二年做了进一步改变,将原来的九品五十四阶官制改为九品三十六阶,又取其中三十阶形成新的流内九品官。南北朝双方的相似分官制度被隋代吸取,在隋末时逐渐成熟,改正式名称为“流内官”,与“流外官”所对应。而后唐代沿袭隋代官制,依旧留有流内、外官之分,当时铨选流内官流程与流外官大抵一致,规定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

隋代继承过去数代的经验,在最早区分出了流内官,多为中央至地方各个机构由朝廷正式任命的主官。下表为开皇中年流内官官制:

唐代大体上沿袭了隋代的典章制度,当时可以通过科举、杂色入流以及恩荫三种途径入流,成为流内官。有资格恩荫的有王、公、侯、伯、子、男爵的庶子、三品以上职事官的曾孙、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孙子或二品及以上勋官的儿子。

针对皇亲国戚,唐律有更加详细的规定:嗣王、郡王初出身从四品下叙,亲王诸子封郡王者从五品上,国公正六品上,县公从六品上,侯及伯子男并通降一等;皇亲缌麻以上及皇太后周亲正六品上叙、皇太后大功亲、皇后周亲从六品上,皇帝袒免亲、皇太后小功缌麻、皇后大功亲正七品上,皇后小功缌麻、皇太子妃周亲从七品上;一品子正七品上叙,至从三品递降一等,从五品子从八品下叙,国公子亦从八品下叙。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

针对文武百官,唐律规定有两种门荫入流方式,一种是门荫入仕、另一种是入学馆就学后再入仕。所有五品以上官的子孙门荫入仕时大部分进入千牛、亲、勋、翊卫中的一卫充任将领,根据长辈职事官阶,其子孙所充任的官阶也不尽一样。三品以上职事官子/孙、四品官儿子在千牛为正六品下阶,在太子千牛则为正七品上阶;三品以上子、二品以上孙在亲卫为正七品上阶;四品子、三品孙、二品以上曾孙在勋卫及太子亲卫为从七品上阶;四品孙、五品子/孙、三品曾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国公子所在的翊卫及太子勋卫为正八品上阶,在太子翊卫为从八品上阶。若是通过学馆就学,则可以选择就学于太学、国子监、崇文馆或弘文馆。弘文馆和崇文馆各有名额三十人,限三品以上亲贵子弟入学;国子监有名额三百人,限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有名额五百人,限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才能入学。

下表为开元二十五年时流内官官制:

相关

  • 听觉系统听觉系统是听觉的感觉系统,主要器官为耳朵,其组成部分包括外耳(英语:Outer ear)、中耳、内耳、毛细胞及相关神经元。围绕耳道的软骨折叠位称为耳廓。当声波碰击倒耳廓,便会被反射
  • Aconitase结构 / ECOD顺乌头酸酶(英语:Aconitase,简称为乌头酸酶,EC 4.2.1.3)是一种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柠檬酸通过顺乌头酸中间步骤立体专一性可逆异构化为异柠檬酸的酶,这是一个非氧化还原
  • 贝尔尼纳山脉贝尔尼纳山脉是欧洲的山脉,是中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横跨瑞士东部和意大利北部,长33公里、宽41公里,面积71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4,049米。
  • 白冠带鹀白冠带鹀(学名:),以昆虫为食。成年的白冠带鹀身长约18公分,头部有黑色和白色的条纹,尾巴很长。翅膀是褐色,鸟喙是粉红色或黄色。白冠带鹀外观类似白喉麻雀,但没有白喉咙的标记。成年
  • 2的自然对数ln2(A002162)约为:使用对数公式可以求出log2,它约为:(A007524)log210约为: γ {\displaystyle \gamma } 是欧拉-马歇罗尼常数, ζ {\displaystyle \zeta } 是黎曼ζ函数。 γ {\displaystyle \gamma } 是欧拉-马歇
  • 城池城池,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后来也成为了古代城市的代名词。《礼记·礼运》记载:“城郭沟池以为固。”因此,城池包括了城墙和护城河,其中“城”指的是城墙及城墙上的门楼、角楼等,“池”指的是护城河。为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筑城是东亚国家的传统;与欧洲国家比较起来,东亚的城郭规模一般较大。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城池遗迹是中国的城头山遗址,建于约6000多年前,早于埃及建城1000多年,具有1000多米长的城墙、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及一条40米宽的护城河,还发掘出来已知最古老的稻田
  • 1973年根室半岛近海地震1973年根室半岛近海地震发生于1973年6月17日12时55分左右。地震规模为Mj 7.4级、Mw 7.7级、海啸震级(英语:Seismic_scale#Tsunami_magnitude_scales)(Mt) 8.1级。震中位于日本北海道根室半岛东南近海,北纬42度58分,东经145度57分,震源深度约44千米,最大烈度为5。1973年6月17日,日本气象厅将此次地震称为根室半岛地震。震源域为千岛海沟附近的约为200千米乘以100千米左右的矩形领域。本次地震还引发了海啸,北海道根室市观测到了2.81
  • 阿尔内·赫伊隆阿尔内·赫伊隆(丹麦语:Arne Højlund,20世纪-),丹麦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丹麦参加西德慕尼黑举办的1981年世界赛艇锦标赛,获得男子轻量级八人单桨有舵手金牌。
  • 让-雅克·亨纳让-雅克·亨纳(Jean-Jacques Henner1829年3月15日-1905年7月23日)是一位法国阿尔萨斯的画家,以在裸体、宗教主题和肖像画见长,画技擅长使用渲染和明暗法而著称。亨纳1829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他从米歇尔·马丁·德罗林和弗朗索瓦-爱德华·皮科开始学习绘画艺术。1848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1863年时,亨纳首次在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睡着的浴者》 ,两年后又有《贞洁的苏珊娜》( Chaste Susanna,1865 年),该幅作品现藏于奥赛博物馆。其他著名的作品包括:从1874年到
  • 鲁道夫·科塔鲁道夫·科塔(西班牙语:Rodolfo Cota,1987年7月3日-),墨西哥男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守门员。他曾代表墨西哥国家队参加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结果队伍止步小组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