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年莱茵战役

✍ dations ◷ 2025-08-17 13:08:45 #1713年莱茵战役

1713年莱茵战役是法军成功战胜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713年神圣罗马帝国拒绝签署乌得勒支和约后。战后双方于隔年签署了拉什塔特和约。

1713年4月11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大多数交战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一方为西班牙(英语:Enlightenment in Spain)和法国,另一方则为大不列颠、葡萄牙及萨伏依以及荷兰共和国。哈布斯堡君主国及神圣罗马帝国拒绝签署该和约,并持续了与法国间的战争。

1713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双方均在军事上筋疲力竭,但法国仍能组成一只最大的部队(含300个战队及240个营)。法军将指挥权交给了战争中无往不利的维拉尔元帅。
欧跟亲王将他的部队从西属尼德兰移往上莱茵地区,以利与其他德意志邦国的部队会合。现时,来自海军强国(英、荷、葡等国)的财政援助已终止,且这些撤往上莱茵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减员非常严重,这导致会合后的欧根亲王部队仅有115个战队及85个营,其总兵力仅约为法军的三分之一。

法军于6月渡过莱茵河,贝宗侯爵(英语:Jacques Bazin de Bezons)随后于24日开始围攻兰道。该城的守将为符腾堡公爵(英语:Charles Alexander, Duke of Württemberg),他坚持至8月26日才投降。于此同时亚瑟·狄龙(英语:Arthur Dillon, Count Dillon)亦攻占了凯撒劳顿。维拉尔公爵则于9月20日推进至弗莱堡,并开始围攻该城 。弗莱堡市区于10月15日投降,内城则于11月17日投降。欧根亲王不敢冒会战的风险,其角色弱化为被动的旁观者。

路易十四此时开出了和解的橄榄枝,而神圣罗马帝国也接受了。 维拉尔元帅与欧根亲王在巴登藩侯国的拉施塔特会晤,并开始一系列复杂的协商,直到1714年3月7日才签署了拉什塔特和约。

相关

  • 蜷丝动物蜷丝动物(学名:Filozoa)是后鞭毛生物下的一个单系群,包括动物与其他相近的单细胞生物。蜷丝动物的学名Filozoa系由拉丁字filum(意指“丝线”)与希腊字zōion(意指“动物”)所组成。
  • 水鸟涉禽(wader),在北美也称为水鸟(shorebirds,在这些地方的涉禽往往指的是长脚的涉水鸟类,如鹳和鹭),属鸻形目(Charadriiformes),但不包括那些海边有蹼的海鸟。后者包括贼鸥skua(贼鸥科,Ster
  • 纳贺蒙尼德摩西·本· 纳贺蒙(西班牙语:Mosé ben Nahmán .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
  • 德国铁路车辆分类德国铁路型号方案(德语:Baureihenschema der DB)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在1968年以前生效的德意志国铁路型号方案(德语:Baureihenschema der Deutschen Reichsbahn)。对于蓄电(德语:Akku-T
  • sustinasustina是综合车辆制作所(J-TREC)生产的全不锈钢列车车体的品牌名称。本车体首次出现于2012年9月下旬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最大的铁路贸易展览会“InnoTrans 2012”。sustina
  • 卡特德拉尔山 (乌拉圭)坐标:34°22′55.9″S 54°40′27.7″W / 34.382194°S 54.674361°W / -34.382194; -54.674361卡特德拉尔山(西班牙语:Cerro Catedral),是乌拉圭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马尔多纳多省
  • 穆罕默德·阿里 (赛义德亲王)赛义德亲王穆罕默德·阿里(阿拉伯语:أمير الصعيد وولى عهد مملكة مصر والسودان‎;1979年2月5日-),是埃及七月革命时结束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末
  • 德成女子大学德成女子大学(谚文:덕성여자대학교,英文:Duksung Woman's University),创立于1920年,位于首尔特别市道峰区、首尔特别市钟路区设置校园,是一所综合型女子私立大学。德成女子大学是韩
  • 卡迪雷特斯峰坐标:41°45′26.23″N 2°55′41.80″E / 41.7572861°N 2.9282778°E / 41.7572861; 2.9282778卡迪雷特斯峰(加泰罗尼亚语:Puig de les Cadiretes),是西班牙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北
  • 玉茗堂四梦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庵号玉茗堂)的四部戏剧文学作品:《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玉茗堂四梦”。“玉茗堂四梦”都以“爱情”为主题。这四部戏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写一个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国文学中最为人知的爱情戏是《西厢记》。而《牡丹亭》一问世,便令《西厢记》减色不少。与汤显祖同时代的王思任在概括玉茗堂四梦的“立言神旨”时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