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歌德)

✍ dations ◷ 2025-08-03 06:23:04 #德国文学,悲剧,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作品,改编自浮士德传说的作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是以浮士德为主角的悲剧,分为上下二部,分别是《浮士德·悲剧第一部》及《浮士德·悲剧第二部》,虽然很少有完整的演出,但是是德文戏剧中累计观众最多的戏剧。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大作,许多人也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重要作品中的一部。

歌德是在1772年至1775年开始写最早的浮士德系列作品,称为《Urfaust》,不过许多细节的发展不是完全清楚,《Urfaust》有22幕,其中有二篇长的散文,其他的是押韵的诗句,共有1141行。《Urfaust》的原稿已不可考,但在1886年曾发现一份复本。

最早出版的浮士德作品是《浮士德初稿》(Faust, a Fragment),在1790年出版。第一部分《浮士德,悲剧第一部》(Faust. Der Tragödie erster Teil)是1806年完成初稿,在1808年出版,在1828到1829年时歌德又重新修订过一次。其中的内容主要是浮士德对学问的渴求及他的苦闷,他和魔鬼梅菲斯特的交易,之后游历的经过等内容。

歌德在1831年完成《浮士德·悲剧第二部》(Faust. Der Tragödie zweiter Teil),不过重点就不再只是浮士德的灵魂了,而是探讨心理学、历史及政治学的社会现象,以及神秘学及哲学上的一些主题。歌德的晚年主要是以创作《浮士德·悲剧第二部》为主,而且指定在他死后才能出版,后来在1832年歌德过世以后才出版。

1808年歌德原作的德文标题是《Faust. / Eine Tragödie》(浮士德/悲剧),在1832年《Faust. / Der Tragödie zweiter Teil》(浮士德·悲剧第二部)出版后,才重新为原作加上“第一部”的说明。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学、音乐的创作。

保罗·卡鲁斯(英语:Paul Carus)(1852-1919)认为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指出“歌德创造出一个角色(浮士徳),被其读者认为是他们的理想原型。”

许多浮士德剧中的台词及内容已变成德语中的一部分。

相关

  • 分母N ⊆ Z ⊆ Q ⊆ R ⊆
  • 刺革菌目锈革孔菌科 Hymenochaetaceae Repetobasidiaceae 裂孔菌科 Schizoporaceae地位未定(属):锈革孔菌目(学名:Hymenochaetales),又称刺革菌目,是伞菌纲的一目。这一目是基于分子系统发生
  • 裕陵清裕陵(满语:ᡨᠣᠮᠣᡥᠣᠩᡤᠣᠮᡠᠩᡤᠠᠨ,穆麟德:tomohonggo munggan)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
  • 申叔舟申叔舟(1417年-1475年),字泛翁,号希贤堂(一作保闲斋),是朝鲜王朝初期的政治家,曾奉世宗大王之命,参与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的发明。申叔舟本贯高灵,1439年文科合格并出仕,在当时是学问研
  • 裸囊菌科裸囊菌科(学名:Arthrodermataceae)是子囊菌门散囊菌纲爪甲团囊菌目的一个科,共包含七个属 ,本科物种多为感染哺乳动物皮肤、毛发或指甲的皮肤癣菌(英语:dermatophyte)。本科真菌不具
  • 异化作用异化作用(英语:Catabolism),又称作分解代谢,是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将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并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或用于其他合成代谢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将大分子(例如
  • 彻曼·汶亚沙彻曼·汶亚沙(1982年9月5日-),小名叫贝(泰语:พลอย),真名为莱叻·汶亚沙(改名前是彻曼),是一名泰国女演员。她在曼谷的拉玛提布迪医院出生。2007年,彻曼出演,她在本电影表现得非常出色
  • 亨利·卢梭亨利·朱利安·费利克斯·卢梭(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1844年5月21日-1910年9月2日)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以纯真、原始的风格著称。 他曾经是一名海关的收税员,也是自学成
  • 凯伊纳乡坐标:58°49′32″N 22°47′22″E / 58.82556°N 22.78944°E / 58.82556; 22.78944凯伊纳乡(爱沙尼亚语:Käina vald),是爱沙尼亚的一个乡,位于该国西北部,由希尤县负责管辖,首府
  • 奥黛丽·赫本演艺作品列表奥黛丽·凯瑟琳·赫本-路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知名音乐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经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