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歌德)

✍ dations ◷ 2025-04-12 05:04:34 #德国文学,悲剧,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作品,改编自浮士德传说的作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是以浮士德为主角的悲剧,分为上下二部,分别是《浮士德·悲剧第一部》及《浮士德·悲剧第二部》,虽然很少有完整的演出,但是是德文戏剧中累计观众最多的戏剧。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大作,许多人也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重要作品中的一部。

歌德是在1772年至1775年开始写最早的浮士德系列作品,称为《Urfaust》,不过许多细节的发展不是完全清楚,《Urfaust》有22幕,其中有二篇长的散文,其他的是押韵的诗句,共有1141行。《Urfaust》的原稿已不可考,但在1886年曾发现一份复本。

最早出版的浮士德作品是《浮士德初稿》(Faust, a Fragment),在1790年出版。第一部分《浮士德,悲剧第一部》(Faust. Der Tragödie erster Teil)是1806年完成初稿,在1808年出版,在1828到1829年时歌德又重新修订过一次。其中的内容主要是浮士德对学问的渴求及他的苦闷,他和魔鬼梅菲斯特的交易,之后游历的经过等内容。

歌德在1831年完成《浮士德·悲剧第二部》(Faust. Der Tragödie zweiter Teil),不过重点就不再只是浮士德的灵魂了,而是探讨心理学、历史及政治学的社会现象,以及神秘学及哲学上的一些主题。歌德的晚年主要是以创作《浮士德·悲剧第二部》为主,而且指定在他死后才能出版,后来在1832年歌德过世以后才出版。

1808年歌德原作的德文标题是《Faust. / Eine Tragödie》(浮士德/悲剧),在1832年《Faust. / Der Tragödie zweiter Teil》(浮士德·悲剧第二部)出版后,才重新为原作加上“第一部”的说明。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学、音乐的创作。

保罗·卡鲁斯(英语:Paul Carus)(1852-1919)认为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瓦尔特·阿诺德·考夫曼指出“歌德创造出一个角色(浮士徳),被其读者认为是他们的理想原型。”

许多浮士德剧中的台词及内容已变成德语中的一部分。

相关

  •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诺曼底大桥诺曼底大桥是位于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座跨越塞纳河的斜拉桥,连接勒阿弗尔与翁夫勒。总长度2,143.21米,主跨856米。虽然是一座高速公路收费桥梁,但同时也提供了免费通行的人行
  • 左岸乌克兰左岸乌克兰 (乌克兰语:Лівобережна Україна、俄语:Левобережная Украина、波兰语:Ukraina Lewobrzeżna)是指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区。1
  • 比达友人比达友人,是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南部和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北部几个土著群体的统称,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大致相似。比达友的意思是指土地的居民。他们是砂拉越和西加里曼丹的
  • 布鲁塞尔条约 (1948年)布鲁塞尔条约签署于1948年3月17日,签署国包括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以及英国,是前一年英法间防御协定敦克尔克条约的延伸。该条约则主要着眼于抵御德国可能的再行武装行
  • 金铜延嘉七年铭如来立像金铜延嘉七年铭如来立像(금동연가7년명여래입상),为高句丽时代用金铜所制作的佛像,1963年发现于庆尚南道,宜宁郡,大义面,下村里。隔年1964年3月30日定为大韩民国国宝第119号。金铜
  • 唐文宗大和:827年二月-835年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涵,唐穆宗第二子,母侍女萧氏。唐敬宗之弟。他是唐朝第17代皇帝(除去武则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30
  • 林芳灵林芳灵(Lin Fang Ling,2001年2月25日-),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9年10月,林芳灵随中国队出战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在混合团体赛中夺得银牌,在混双项目搭档冯彦
  • 路 (行政区划)路是中国宋朝、金朝、元朝时行政区划名称,明朝废除;越南陈朝也有名为“路”的行政区划。宋太祖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
  • 啫喱啫喱,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