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贝-施密特反应

✍ dations ◷ 2025-04-03 18:50:36 #加成反应,化学工业,人名反应,碳-碳键形成反应

科尔贝-施密特反应(德语:Kolbe-Schmitt-Reaktion)是干燥的酚钠或酚钾与二氧化碳在加温(125-150°C)加压(100atm)下生成羟基苯甲酸的反应。 它是向芳环上引入羧基的一种常用方法,常用的工业原料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就是利用此法,通过苯酚盐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得的。反应以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和鲁道夫·施密特命名。

羧基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温度和酚盐的种类。酚钾和温度较高时有利于对位异构体的生成,为热力学产物;酚钠及反应温度较低时利于产生邻位产物,为动力学产物。邻位异构体加热可以异构为对位产物。

对于取代的酚,环上烷基、甲氧基、羟基和氨基使反应容易进行,产率增加;吸电子的氰基、硝基和羧基使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条件变得苛刻,产率也较低。磺酸基的存在使反应不能发生。

酚盐负离子对二氧化碳发生亲核加成,经过一个钠与两个氧配位的六元环中间体,生成羟基苯甲酸负离子,酸化生成羟基苯甲酸。

相关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红螺菌科见正文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红螺菌目下的一科。下属:
  • 剪接剪接(英语:splicing,又称拼接),是一种基因重组现象,在分子生物学中,主要是指细胞核内基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或是在转录过后的一种修饰,即将内含子移除及合并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
  • 红麹菌红麹菌又称红麹霉菌(学名:Monascus purpureus),中国古代称作丹麹,是一种红色霉菌。红麹菌用途极广,如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麹是红烧肉和其他红色食品的主要食用色素。
  • 国际军事法庭军事法庭(英语:Court-martial,简称CM),亦可译为军事法院、军法审判、军法裁判、军法会议、军法处置等,是依照军法(英语:Military justice)审判关于军队等军事组织的犯罪或者在军事组
  • 北海岸北海岸在台湾可以指:
  • 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04年3月14日-1849年9月25日),通常被称作约翰·施特劳斯一世或老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和约瑟夫·兰纳一起普及了
  • 天皇御玺天皇御玺是日本天皇执行国事行为(日语:国事行為)时在相关文书上盖印用的玺,在日本被称为御玺。日本使用御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在历史上天皇御玺的材料与大小曾经有多次变
  • 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是由国家进行维护的博物馆。以下是国家博物馆的列表。
  • 恩斯特·特勒尔奇恩斯特·特勒尔奇(德语:Ernst Peter Wilhelm Troeltsch 1865年2月17日-1923年2月1日)德国自由派新教神学家,宗教哲学和历史哲学作家,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家,宗教史学派(英语:Histor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