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oy

✍ dations ◷ 2025-09-11 15:27:38 #嘻哈,霹雳舞

B-boy是英文中“break boy”的简称,指非常热衷于嘻哈文化的爱好者,主要是跟随1970年代前期最初的嘻哈文化运动之人。B-boy能够利用节奏和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这些具有特色风格的行为,通常被称为“霹雳舞”(breaking、breakdancing)。B-boy通常也是霹雳舞者。Beat有时叫做节奏,原来自黑人音乐和福音,后Rap和Hip-hop与它有很深的渊源。2019年,breaking正式加入奥运正式比赛项目。

B-boy一词的起源,出现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是由美国的DJ“肥温”在1969年所创造。在肥温打碟演出时,他会大喊“霍霍霍霍霍霍!”来引领舞客开始跳霹雳舞。同时詹姆士·布朗(James Brown)也在1969年推出歌曲《Get on the Good Foot》,这首歌推广了激烈、动作如特技般的舞蹈,而Afrika Bambaataa宣称这就是霹雳舞的起源。许多“守旧派”(oldschool)的霹雳舞者,也比较偏好被称为“B-boys”。“B-boy”最初的定义是指都会风格的舞者,但由于媒体的普遍使用,“B-boy”一词更常被认为是专指霹雳舞者。

“B-girl”在嘻哈文化中是女性的B-boy对应称呼。特别指练习霹雳舞蹈风格的女性。这个定义从1970年代嘻哈文化发迹时就开始使用。著名的B-girl包括邦妮·李(Bunny Lee,她是著名街舞团体“The Rock Steady Crew”的首位女性团员)、Baby Love、Roc-a-fella、Asia-One(美国加州B-boy节(B-Boy Summit)活动的主办者之一)等。

电影女演员黛碧·梅瑟(Debi Mazar)在进入演艺圈之前,也曾是纽约的b-girl。

在1940年代,B-girl是用来形容酒吧女郎(bar girl)的字词,是指酒吧业者聘请来鼓励客人喝更多酒的女性。

Battle Of The Year简称BOTY,这是个源自于德国的大型国际街舞比赛,其历史已有20年之久,在1990年,多个不同热爱跳舞的地板舞团,在德国汉诺威组织了一个BOTY行前组织,由于他们极力的推广,使得BOTY变的越来越国际化且越来越重要,这个活动的规模变的越来越盛大,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最顶尖的舞团前往德国共襄盛举,而BOTY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现在每年都会在各个不同国家举办。

相关

  • 中和中和,可以指:
  • 刘禅建兴:223年5月-237年延熙:237年-257年景耀:257年-263年7月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又字升之。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史学家称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历时四十一年,
  • 超忆症超忆症(英语:Hyperthymesia),“hyperthymesia”这个词源自古希腊语:超 - (“过度”)和百里香(“记忆”)。又称完全记忆,指一个人拥有超常自传性记忆(英语:Autobiographical memory),可以记
  • 经济成长率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
  • 苏发努冯亲王苏发努冯亲王(老挝语:ສຸພານຸວົງ;1909年7月13日-1995年1月9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及老挝人民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首任老挝国家主席(1975~1991)。巴特
  • 新井贵浩新井贵浩(1977年1月30日-)为日本的棒球选手、日本职业棒球协会会长,出生于广岛县广岛市中区。他曾效力于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阪神虎等队伍,生涯通算300支本垒打、2000支安打。
  • 莱班《莱班》(缅甸语:လက်ပံ)是一部2012年上映的缅甸电影,由弗伊内执导,并由比迪乌、索妙杜赞和普韦普韦主演。该片的男主角比迪乌和女主角普韦普韦凭《莱班》分别获得缅甸电影学
  • 基菲索斯河基菲索斯河(希腊语: 或 )是希腊共和国阿提卡大区雅典平原上的一支常年河流。河畔多希腊国家历史文物古迹,常在希腊古诗中提及。河流东起彭特丽孔向西南方向流,经雅典市中心,沿基菲
  • 加格雷特加格雷特(Gagret),是印度喜马偕尔邦Un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18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180人,其中男性1685人,女性1495人;0—6岁人口352人,其中男196人,女156人;识字率80.66%,其中
  • 周阆风周阆风(1906年3月21日-1992年11月14日),又名洪波、守愚,生于江苏昆山,就读于苏州师范,曾在遵义小学任校长(抗战前),后任教于上学静安工学院,系左翼作家,文章常见于《奔流》、《莽原》,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