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卡王室述评

✍ dations ◷ 2025-08-14 09:27:17 #美洲历史著作,美洲文明,印加文明,1610年代书籍

《印卡王室述评》(西班牙语:),一译《王家评论》,是一部有关古代南美洲印加帝国史的文献,共9卷,下分262章,作者是西班牙与印加的混血儿史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父亲是西班牙殖民者,母亲是印加王近亲),于1609年成书。

《印卡王室述评》的中文译本,现今有由白凤森、杨衍永的翻译版本,由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里的“印卡”无疑就是指“Inca”(印加)。但是,白、杨两位译者认为将“Inca”译成“印加”是不妥当的,理由是这样的:

“如果写成‘印加’,那么按照拉丁字母书写的克丘亚语,则应写成“inga”。作者(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在本书《关于秘鲁通用语的几点说明》中也明确指出,那种语言中没有西班牙语“g”这个字母。由此可见,译成‘印加’是不妥当的。我们觉得,这个词的译法是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因此决定为‘印卡’。”

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创作此书的动机有三点:

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撰史的史料来源主要有三:一是从母亲及印加故老讲授;二是自己从少在秘鲁耳闻目睹;三是引录在他之前其他西班牙人的有关印加史的著作。

据美国学者普雷斯科特的观点,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对于印加史料的搜集,可说是在年幼时已开始。由于加西拉索在秘鲁库斯科生长,与身为印加王族的母亲居住,“年幼的加西拉索贪婪地倾听着那些叙述他的王室祖先的伟大和英武的故事,而且,尽管他当时没有用到这些故事,但他们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储起来留做他日之用。

及至加西拉索动笔撰写《印卡王室述评》时,才有机地搜集史料,“他写信给他那些出身印加贵族的老友和同学,搜集他在西班牙搜集不到的关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进一步的材料。

另外,加西拉索又相当重视同时代的其他西班牙作家的著作,因他“是在晚年著述的,是在这个故事已被卡斯提尔的作者们一再重述以后。他自然在很多地方要采用别人的说法。”

《印卡王室述评》对于印加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记述了从第一代印卡王曼科·卡帕克的起源开始,中间记述十二代国王的更迭,一直讲到被西班牙人征服止,并涉及印卡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各个方面。学者白凤森称它“对于印卡文化发展史中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是一关于印卡文明的文献总集和资料宝库”。而且《印卡王室述评》的史料已是硕果仅存的史料,普雷斯科特说在该书里“可以发现有关于他的国家(印加帝国)的古代史的大量真实材料,这些材料是我们从任何欧洲作者所无法获得的。”

但是,《印卡王室述评》亦存在着一些缺点,普雷斯科特就指出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有时不免夸张失实,“由于这位印加历史学家的丰富的想像力,甚至处在黄金之地的这个王朝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也被夸大成了一片繁华似锦的神话世界。”

《印卡王室述评》是研究印加帝国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书籍。由于该书对古代印加帝国充满赞美之辞、将印加诸王的功绩当作英雄一般来叙述,因此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秘鲁时期,殖民政府认为此书是十分危险的,将此书列为禁书。而18世纪末期的印加起义军领袖何塞·加夫列尔·孔多尔坎基,正是通过此书的内容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号召印地安人起兵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相关

  • 根瘤菌目橙单胞菌科 Aurantimonadaceae 巴通体科 Bartonellaceae 拜叶林克氏菌科 Beijerinckiaceae 慢生根瘤菌科 Bradyrhizobiaceae 布鲁氏菌科 Brucellaceae 生丝微菌科 Hyphomicr
  • 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用来确定作用在物理结构和其组件上的荷载所引起的荷载效应。 这种分析包含了多种结构存在形式,比如建筑、桥梁、车辆、机械、家具、生活用品、岩层、义肢和生物组
  • 约翰·汉考克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1737年1月12日-1793年10月8日),美国革命家、政治家,富商出身。他曾于1775年-1777年任大陆会议主席, 是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署人,美国开国元老之一。由于他
  • 环辛烷环辛烷(化学式:C8H16)是八个碳的环烷烃。无色液体或潮湿的白色固体。有类似樟脑的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易燃。Hendrickson认为环辛烷分子存在多个能
  • 磁极磁极可以指:
  • 英皇乔治四世乔治四世(英语:George IV,1762年8月12日-1830年6月26日),全名乔治·奥古斯塔斯·腓特烈(英语:George Augustus Frederick),英国王室成员,1762年至1820年以王储身份出任威尔士亲王,1811年
  • 皮尤吉特湾王蟹皮尤吉特湾王蟹(学名Lopholithodes mandtii)是一种分布在北美洲由阿拉斯加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对出太平洋海岸的皇帝蟹。成年呈橙色、红色及紫色。
  • 黄酱黄酱,用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添加各种香料,呈粘稠状态的调味品,是中国菜的主要调料。黄酱可以用于烹调菜肴,也可以直接佐餐,例如北京的风味小吃“炸酱面”,就是用炸香的黄酱拌煮
  • 中华盖饭中华丼(日语:中華丼/ちゅうかどん),意思为“中国式盖浇饭”,是日本仿效中国菜的料理。据说从昭和时代开始,在东京的中华料理店,客人在米饭上面浇上八宝菜,从此成了日式中华盖饭的前身
  • 南罗津站南罗津站(朝鲜语:남라진역;南羅津驛)曾为朝鲜铁路南罗津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罗先特别市,废止时间不明。